塞罕壩位於河北承德市圍場縣北部,是內蒙古高原和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塞罕壩”是蒙古語和漢語的混合用語,意為“美麗的高嶺”。正如其名字所表達的,歷史上這裡樹木茂密、水草豐美、鳥獸繁多,曾被辟為帝王避暑遊獵之所。然而,由於清朝後期塞罕壩實施開圍放墾,農牧活動日益增多,森林被採伐殆盡,土地快速沙化,“千里松林”和良好生態系統蕩然無存。
新中國成立時,塞罕壩已經變成一片風沙肆虐的荒山禿嶺。由於缺乏良好植被,從內蒙古高原南下的沙塵暴頻襲北京,塞罕壩的自然生態系統能否得到修復,關係到京津冀地區乃至整個華北的持續發展。為了阻斷沙源、涵養水源,林業部門決定在這裡建立大型機械林場。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接力奮鬥,三代塞罕壩人成功營造出總面積11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0%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成為我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生動範例。
2017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的感人事跡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河北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者們聽從黨的召喚,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艱苦奮鬥、甘於奉獻,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他們的事跡感人至深,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生動範例。
2021年8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赴塞罕壩機械林場考察,在與林場職工代表親切交流時,他強調,你們做的事非常有示範意義,對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具有激勵作用和深遠影響。塞罕壩精神是中國共産黨精神譜係的組成部分。全黨全國人民要發揚這種精神,把綠色經濟和生態文明發展好。塞罕壩要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態文明理念,再接再厲,二次創業,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業。
牢記使命是塞罕壩精神的思想之基。1962年,原國家林業部緊急從全國18個省份的24所大中專院校調配127名畢業生,和當地幹部工人一起,組建塞罕壩機械林場,向荒漠進軍。很多來到塞罕壩的大學生,都在“志願去向”一欄寫下“服從組織分配”6個沉甸甸的字。機械製造專業的大學生任仲元在“馬蹄坑大會戰”期間,每天在機器後面彎著腰、趴在地上,終於發現進口植苗機“水土不服”的問題。他根據塞罕壩的地形特點改良了植苗機,在壩上一守就是整整36年。作為第二代塞罕壩林場人,“望海樓”瞭望員劉軍和齊淑艷夫婦,嚴格按照“不間斷瞭望、每15分鐘彙報”的要求,十幾年如一日地重復著枯燥單調的工作。如今,更有許許多多“林三代”繼承祖輩父輩的事業,把最美的青春留在萬頃林海之中。
艱苦創業是塞罕壩精神的行動指南。第一批塞罕壩建設者來到壩上時,面對的是人跡罕至、氣候惡劣的荒原,極端最低氣溫達到零下40多攝氏度。“天當房,地當床,草灘窩子做工房。”沒有固定住所,他們就自己動手搭建窩棚和架子,甚至在沼澤地挖草坯蓋“幹打壘”,或隨山就勢挖地窨子住。由於缺少糧食和蔬菜,他們只能吃黑莜面窩頭、土豆和鹹菜,一邊造林一邊種糧,自力更生。因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區造林的經驗,1962年春天栽下的1000畝樹苗,到秋天成活率還不足5%。在造林事業“生死存亡”的關口,林場創業者從失敗中總結教訓,改進育苗方法,自主解決了大規模造林的苗木供應問題。塞罕壩人堅持“先治坡、後治窩,先生産、後生活”,到1978年就基本實現了造林的初期主要目標。
綠色發展是塞罕壩精神的時代航標。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全面深化,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的變化。塞罕壩人深刻領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內涵,成功走出了一條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重的綠色發展道路。面對顯著增長的旅遊客流量,塞罕壩人沒有被衝昏頭腦,而是科學分析承載力,嚴格控制新建旅遊景點及設施的數量規模,嚴守生態紅線。2017年12月,塞罕壩榮獲聯合國環保最高獎項“地球衛士獎”,成為全球環境治理的“中國榜樣”。2018年7月,塞罕壩完成首筆造林碳匯交易,目前林場造林碳匯已實現收入309萬元。可以預見的是,在不久的將來,這片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將為人們創造更多生態福利、綠色福祉。
從建立伊始,塞罕壩機械林場就洋溢著濃郁的青春氣息。首批進駐塞罕壩的369人隊伍,平均年齡不到24歲,大中專畢業生佔總數的40%。1964年,承德二中一個宿捨得6名女學生,集體給林場寫了一封請願信,立下誓言要將青春獻給塞罕壩的壯麗事業。第三代塞罕壩人于士濤從河北農業大學畢業後來到塞罕壩工作,與技術人員一起完成了“森林防火關鍵技術研究”等6大林業尖端課題,原本白凈的小夥子曬成了黝黑的“山裏人”。如今,不少具有高學歷的90後、95後放棄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繼承前輩艱苦創業的精神,讓“美麗高嶺”愈發鬱鬱蔥蔥。
從“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到今天綠波涌動的茫茫林海,三代塞罕壩人懷揣夢想、紮根於此、久久為功,以大無畏的勇氣面對和克服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建成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奇跡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現在,塞罕壩的新生代逐漸成長為林場的中堅力量,他們牢牢握緊守護綠色的“接力棒”,繼承祖輩父輩把荒山禿嶺修復成“華北綠肺”的偉大事業,繼續探索生態優先、綠色引領的發展新路,切實把“小我”融入“大我”中,讓青春在接續奮鬥中出彩。(作者:青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