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引擎”成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

2022-01-21 10:07:49  來源:中國環境報  責編:陳晨

  2022年1月17日,2021年中國經濟年報正式出爐:國內生産總值超114萬億元,同比增長8.1%;1-4季度同比分別增長18.3%、7.9%、4.9%、4.0%。按兩年平均算,分別增長4.9%、5.5%、4.9%、5.2%。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對此評價:“經濟較快增長”,“運行總體平穩”。他表示,這一增速高於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6%以上的預期目標,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

  在這份經濟答卷中,“單位GDP能耗下降2.7%”,成為報告中的一抹亮色。初步測算,2021年,天然氣、水核風光電等清潔能源消費比重達25.3%,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協同共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統籌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步伐穩健,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新成效。”寧吉喆總結説。

  為何這一指標下降讓人欣喜?

  單位GDP能耗又叫萬元GDP能耗,就是每産生萬元GDP(國內生産總值)所消耗掉的能源,單位GDP耗能的單位是萬噸標準煤/億元。

  之所以關注這一指標,在於單位GDP能耗實則是衡量經濟對能源依賴程度的尺規。單位GDP能耗越大,説明經濟發展對能源的依賴程度越高。單位DGP能耗也間接反映出産業結構狀況、設備技術裝備水準、能源消費結構和利用效率等多方面情況。

  借用單位GDP能耗,可以計算出社會節能總量或者能源超耗量,總結出各項節能措施所取得的成果,起到檢驗節能降耗成效的作用。

  記者梳理數據發現,2020年單位GDP能耗相較于2019年僅下降了0.1%,而2021年單位GDP能耗降幅加大,達到2.7%,接近降低3%左右的預期目標。

  寧吉喆介紹,綠色産品産量快速增長,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産量分別比上年增長145.6%、42.1%。

  根據2020年12月發佈的《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統計,2012年以來我國單位GDP能耗累計降低24.4%,相當於減少能源消費12.7億噸標準煤。2012年-2019年,我國以能源消費年均2.8%的增長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7%的增長,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

  2.7%中涌現出哪些綠色新動能?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以“碳達峰、碳中和”為抓手,開啟了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變革。

  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産業轉型發展成效顯著,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1+N”政策體系出臺……從高速度轉向高品質,從粗放型轉向集約型,綠色低碳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能源結構持續優化。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突破10億千瓦大關,佔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的43.5%。

  全國碳市場活躍度穩步提高。截至2021年12月22日,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達1.4億噸,累計成交額達58.02億元。“全國碳市場作為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重要政策工具的作用得以初步顯現。”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説。

  國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成立,綠色低碳技術開啟升溫模式。越來越多的傳統高耗能企業佈局綠色轉型賽道,越來越多的工業生産企業將是否重視可持續發展作為選擇上游供應商的重要參考標準……低碳理念猶如一股強勁新風,迅速向産業鏈上下游傳導。

  綠色製造步伐加快。2021年前三季度,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3%,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2%。綠色低碳産品供給增強,2021年1月-11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産銷量同比增長1.7倍。生産生活方式逐步有序向全面綠色低碳轉型。

  高品質發展將怎樣更上一層樓?

  記者注意到,“十四五”規劃綱要將“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3.5%”作為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約束性指標之一。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首先,我國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居民生活、交通等領域用能持續增長,能源消費將保持剛性增長態勢;其次,節能潛力挖掘難度增大,成本低、見效快的節能技術和工程已普遍應用實施,一些最新技術投資大、應用少,企業節能潛力收窄。此外,我國經濟結構中第二産業比重較高,高耗能産業比重較高,再加上用能結構依然以煤炭為主,而煤炭的終端利用效率又較低,能源利用方式還比較粗放。”

  為了達到“十四五”規劃綱要制定的目標,生態環境領域也將持續發力。

  生態環境部近日召開2022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指出,2022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有序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的引領、優化和倒逼作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這其中,包括研究制定“兩高”行業環評管理規範性文件,嚴把“兩高”項目準入關口,將嚴格控制“兩高”項目盲目上馬作為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重點,重點盯住審批把關不嚴、監管不力、執法寬鬆等突出問題。

  隨著我國不斷加速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落後産能,加大轉方式、調結構力度,經濟高品質發展將更上一層樓。(中國環境報見習記者 于天昊)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