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21年率先對暫不開發利用的污染地塊全部實現風險管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出水達標率達到93.4%,與2020年相比提高了20.2個百分點;山東針對化工園區提出“源識別+量檢測+補漏點”的防控模式,強化地下水污染源頭預防;上海市科學指導企業開展隱患排查,深化土壤污染源頭管控……
“十四五”開局之年,各地以保障農産品品質和人居環境安全為出發點,紮實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強化土壤污染源頭監管,推進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有效防範化解土壤污染風險,我國土壤生態環境品質保持總體穩定,凈土保衛戰取得積極成效。
強化土壤污染隱患排查整治
“十四五”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深化土壤污染重點單位監管,開展土壤污染隱患排查整治。
2021年1月,生態環境部印發《土壤污染隱患排查技術指南》,指導和規範重點單位依法開展隱患排查。指南發佈後,各地結合行業特點,選擇典型行業企業開展隱患排查試點,壓茬推進排查落地工作。
一場涉及全國1.5萬餘家重點單位的土壤污染隱患現場排查工作正式拉開序幕。
唐山市是一座傳統重工業城市,鋼鐵、焦化、化工企業較多,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任務艱巨。2021年以來,唐山通過聘請行業專家成立隱患排查技術指導小組,以鋼鐵、焦化、化工等行業20家典型企業作為排查試點,開展現場教學式技術幫扶,對照排查指南,深入研究探索。
排查不是結束,整改才是閉環。上海市自2019年起制定《上海市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和地下水污染隱患排查工作指南》。2021年,根據國家指南及上海實踐經驗,修訂完善工作指南。對於可能發生的滲漏、流失、揚散,因地制宜提出設施設備提標改造或者完善管理等措施,確定隱患整改責任人及完成時限。整改完成由相關負責人簽字確認,形成閉環。
“開展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工作,長遠目標是確保企業用地不再新增土壤污染,從根本上保障人居環境安全。”2021年7月,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組織召開全國重點單位隱患排查工作視頻推進會,邀請5省(市)和兩個市級生態環境部門有關負責人彙報隱患排查工作成效及典型案例。
為加強技術指導,土壤生態環境司組織土壤中心深入挖掘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成果,梳理石化、煉焦等行業超標點位及對應生産工序和場所的響應關係,分析土壤和地下水超標原因,編制了典型行業土壤污染隱患排查要點及典型案例集,分行業指導隱患排查工作。同時,編譯了英國常見行業土壤污染概況系列文件,借鑒發達國家經驗,推動排查和識別土壤污染及污染隱患。
數據顯示,2021年共實施隱患排查進度調度8次,各地土壤污染隱患排查成效顯著。截至2021年底,全國重點單位均已實施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對發現存在的土壤污染隱患已制定整改方案,將通過採取措施消除隱患,管控風險。
穩步推進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點項目
地下水和土壤、地表水的關係非常密切,特別是在一些地表水系發達的城市,早期産能落後時期在局部地區形成的土壤及地下水系統污染,隨著儲存介質間的水力循環過程持續遷移進入河流系統,影響地表水生態環境品質。因此,加強地下水污染防治,對於保護與之相關聯的地表水水體、土壤具有重要意義。
2020年,生態環境部印發《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點工作方案》,確定北京、河北等18個省份的49個項目作為第一批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點。2021年,土壤生態環境司多措並舉推動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點工作,組織土壤中心通過出版技術手冊、編制技術指南、開展集中培訓、現場技術幫扶等方式提供技術支持。
浙江、湖北、四川、貴州針對封場垃圾填埋場提出“堆體整形+封場覆蓋”控源減量方案。山東針對化工園區提出“源識別+量檢測+補漏點”的防控模式,強化地下水污染源頭預防。河南針對岩溶、基岩裂隙水豎井型礦井總結出“源頭減量+多通道封堵”的治理方法,為廢棄井污染防治提供經驗借鑒。
針對地下水污染治理,青海採取了“源頭治理—途徑阻斷—風險監測”的風險管控措施;河北探索實踐了監測自然衰減方法,為地下水科學精準治污探索道路。
18個試點省份均高度重視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點工作,通過列入重點改革項目進行督辦、印發相關工作方案、開展專項部署會議、研討會等,研究部署,積極推進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點工作。
截至2021年12月,49個試點項目中已竣工5個,其他項目正在按計劃實施。通過試點項目實施,地方探索出一系列技術創新、設備研發、新材料研製和治理模式,取得積極成效。
與此同時,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建設正式啟動。2021年9月,生態環境部印發《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建設方案》,同時配套印發《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編制指南(徵求意見稿)》《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建設指標體系(徵求意見稿)》等一系列文件,針對地下水生態環境保護突出問題和短板,篩選北京豐台區等19個省份的21個城市,作為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
擬通過3年時間,開展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建設,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地下水生態環境管理和技術模式。以點帶面,推進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支撐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開展化工園區和重點鉛鋅礦區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
隨著遼寧省第一眼地下水環境監測井在營口仙人島經濟開發區順利開鑽,標誌著遼寧省化工園區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工作正式啟動。
開展化工園區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是遼寧省推進重點地區開展化工園區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的具體舉措。
從國家層面來看,圍繞化工園區和重點鉛鋅礦區,這幾年做了非常多的基礎性工作。
2021年3月,生態環境部制定併發布《化工園區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工作方案》《重點鉛鋅礦區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工作方案》,並配套發佈相關工作手冊。組織指導地方開展全國重點化工園區和部分地區試點開展廢棄鉛鋅礦區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
土壤生態環境司精心組織、系統謀劃,組織土壤中心通過召開線上技術交流會、分組包省技術幫扶、現場調研督導等形式,協調技術幫扶單位開展每月交流調度、疑難項目專家會診、滯後項目預警通報等,保障調查評估工作順利開展。
“建立工作專班、下發實施方案、開展集中培訓、召開專項部署會議、組織研討會等……”各省生態環境廳(局)均高度重視化工園區和重點鉛鋅礦區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工作,在疫情、洪災等諸多不利於現場施工的情況下,各地仍然克服困難、迎難而上,積極推進調查評估工作,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
2021年先期開展的68個國家級化工園區和9個重點鉛鋅礦區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工作,截至2021年12月,已全部完成現場調查,正在進行數據集成和成果總結。
一年來,凈土保衛戰其他重點工作齊頭並進,取得了積極成效。如加強重點地區危險化學品生産企業騰退土地污染風險管控和治理修復;印發實施《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實施方案》;完善農村環境整治成效評估機制,全年新增完成1.6萬個行政村環境整治,完成400余個較大面積黑臭水體整治;穩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組織開展塑膠污染治理聯合專項行動等。
“土生萬物,萬物歸土”。新的一年,我國土壤生態環境工作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切實改善土壤環境品質,有效防控土壤環境風險,守護好大家共同的米袋子、菜籃子和水缸子。(記者 孫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