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好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坡鹿棲息地

2022-04-25 11:14:25  來源:中國環境報  責編:鄭思雯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是我國正式設立的第一批5個國家公園之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位於海南島中部,保護面積4269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95.85%,涵蓋了海南島95%以上的原始林和55%以上的天然林。擁有中國分佈最集中、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具有國家代表性和全球性保護意義。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特別豐富,屬於全球3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區之一,擁有全世界獨有的動植物種類及種質基因庫,是熱帶生物多樣性和遺傳資源的寶庫。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的眾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物種和海南特有野生動物物種中,東方坡鹿(Panolia siamensis,原名海南坡鹿)僅分佈于海南島,是我國特有的熱帶珍貴、瀕危鹿種,為我國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猴獼嶺區域(前海南猴獼嶺省級自然保護區)擁有目前數量最多的完全野放的坡鹿種群,為坡鹿提供了寶貴的自然棲息地,成為坡鹿種群復壯的關鍵區域。

  多管齊下搶救式保護,種群有效恢復

  坡鹿曾廣泛分佈于海南島各地。在山地外緣廣大丘陵平野、沿海臺地都有過坡鹿活動的蹤跡。樂會、安定、陵水等地的地方誌都有過對坡鹿的記載。然而,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導致坡鹿棲息地喪失,坡鹿的食用和藥用價值更是引發了人們對坡鹿的捕殺熱潮。

  進入20世紀後,坡鹿的分佈區域範圍驟減。1950年代初期,坡鹿僅分佈于屯昌、儋縣、白沙、昌江、東方和樂東等6個縣、20個公社200平方公里至300平方公里範圍內,種群數量約500頭。到1970年代中期,坡鹿僅存40余頭,主要分佈于白沙縣的邦溪與東方縣的大田地區。1976年,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大田自然保護區和邦溪自然保護區,但坡鹿種群數量沒有顯著增長。

  為拯救瀕臨滅絕的坡鹿,國家林業部于1984年撥款在大田地區對坡鹿的棲息地、生態習性及人工馴化等進行了研究,並根據大田自然保護區的實際情況及坡鹿的特性,實施了一系列保護措施,包括建立圍欄保護的核心區、設立多個食物招引點及人工鹽場、火燒更新植被、種植優質牧草、挖掘飲水池、進行疾病調查等。坡鹿種群因此也得以恢復和不斷發展壯大。1988年5月,大田地區的坡鹿已經有250余頭,是建立保護區時的10倍。2001年底,坡鹿數量達到1012頭。

  為了在就地保護的同時擴大棲息地,1990年代開始,在原國家林業部、海南省林業局、原海南省財稅廳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著手實施坡鹿遷地保護工程。以大田自然保護區為種源基地,先後向邦溪保護區、楓木鹿場、甘什嶺保護區、文昌保護站、上海野生動物園、東山湖熱帶野生動物園、金牛嶺公園7個點位遷移坡鹿92頭。截至2001年底,7個遷移點已有坡鹿252頭。2003年起,猴獼嶺保護區開始接收來自大田保護區的野放坡鹿。截至2005年,共野放296頭。坡鹿種群在2008年左右達到巔峰值,共有約1800頭。

  棲息地“縮水”與種群密度過高,保護遭遇瓶頸

  目前,在海南有大田保護區、邦溪保護區、文昌保護站及猴獼嶺保護區4處坡鹿棲息地,總面積超過130平方公里。據相關部門估算,目前坡鹿種群數量約為700頭到800頭,這意味著每頭坡鹿擁有的平均面積為0.16平方公里到0.18平方公里。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和周邊村莊的侵佔,坡鹿棲息地面積不斷縮減。邦溪保護區內的3個管護點面積加起來約有1平方公里,僅佔保護區總面積的約1/3。大田保護區于1976年成立時劃定的管理面積為25.33平方公里,後遭周邊牧場、村莊蠶食,最終縮減至規劃面積的1/2左右。由於猴獼嶺保護區內多高山密林,野放至此的坡鹿主要集中在與大廣壩水庫相鄰的平緩草地,適宜活動面積不過10平方公里。

  由此可見,坡鹿種群數量雖然較少,但其種群密度已相當之高。極高的密度給坡鹿種群發展帶來很多不利影響,包括食物和水源的匱乏、疫病的暴發與傳播等。儘管保護區採取了一系列生境改造舉措,但棲息地不足給坡鹿種群增長帶來的不利影響依舊與日俱增且難以緩解。

  國家公園建設帶來新機遇,坡鹿重回大自然

  遵循有效種群概念,坡鹿要保持種群的遺傳變異多樣性,基礎種群的數量必須達到3000頭左右。如今坡鹿種群增長進入瓶頸期,最大的原因便是棲息地不足。根據已有的保護經驗,擴展坡鹿棲息地的有效途徑主要有兩種,一是擴建現有棲息地,二是進行遷地保護。受歷史遺留問題及現狀的限制,對坡鹿現有棲息地進行擴建困難重重。相對而言,遷地保護是緩解坡鹿棲息地不足問題更加直接有效的措施。理想的遷出保護地,需要有豐富的食物、水源、灌木草地生境、平緩的地形、較少的外界干擾等。

  隨著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的快速推進,受到最嚴格保護與管控的猴獼嶺區域具有食物豐富、生境適宜、干擾較少、面積較大等特點和優勢,成為坡鹿保護的首選區域。2003年至2005年接收近300隻野放個體以來,坡鹿在這一區域內已經形成可繁衍的穩定種群,猴獼嶺已經成為坡鹿新的、重要的棲息地。與在其他棲息地的圈養和半野放狀態不同,坡鹿在猴獼嶺處於完全野放狀態,對野生狀態下坡鹿的行為學和生態學研究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和意義,這對於增加對坡鹿的了解和保護彌足珍貴。

  目前,相關部門正在就猴獼嶺適宜坡鹿棲息區域建立海南坡鹿野放基地進行規劃,計劃對坡鹿種群進行實時定位監測,定期評估其食物資源及生存狀況。同時,還要增加技術、資金的投入,強化科研工作,引進人才,提高管理人員素質和水準。加強宣傳教育,增強周邊社區生態保護意識,使其自覺參與到坡鹿保護工作中來。由此可見,作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猴獼嶺區域將在達成坡鹿保護目標的過程中發揮愈加重要的作用。

  (作者 張麗榮 王軍 金世超 王夏暉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生物多樣性與自然保護地研究中心)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