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數據使用劃出紅線

2019-06-06 10:55:43|來源:經濟日報|編輯:于明彤

  據報道,在上海一家金融公司擔任客戶經理的孫先生,前不久在第三方求職網站上更新了簡歷,隔天就被公司的人事部門詢問。報道稱,孫先生所在的公司是通過第三方平臺提供的“人才流失預警機制”功能掌握了員工動向。

  在網上更新簡歷被監控,與傳統的個人信息洩露、買賣有一定的區別。求職者放在求職網站上的簡歷,其信息是開放的,而非定向的,目的是實現求職者與聘用方的信息匹配,這也決定了任何人獲取這些信息,都不會構成侵犯個人隱私信息行為,關鍵在於如何使用這些信息。如果是用人單位用於評估求職者,顯然是求職者所樂見的,但類似“人才流失預警機制”,用人單位用以監控員工跳槽行為,顯然就超出了合理使用的邊界。

  如今,網絡深刻融入生活,也深刻影響著社會秩序,特別是個人信息安全正在失去傳統的天然屏障,因此對個人信息安全的保護必須建立起多層次、普遍性、網絡化的體系。除了採集和持有個人信息者要嚴格遵守保密責任之外,針對開放性的個人信息收集與運用也應進一步厘清邊界、設置禁區。同時,要針對信息大數據分析成果的運用設置“負面清單”,對違法犯罪、違背公序良俗、影響公平競爭等行為一律禁止,給商家、機構劃出清晰的紅線。期待更有針對性的專門立法加快步伐,從各個層面給個人信息安全設置有效的屏障。(房清江)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