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頻道  >  業界資訊  > 正文

生成式AI投融資熱潮席捲全球

2023-03-17 16:39:37 | 來源: 科技日報 | 責編: 陳晨
分享到:

生成式AI投融資熱潮席捲全球

圖片來源:富理達國際律師事務所網站

  最近,由微軟投資的開放人工智慧研究中心(OpenAI)開發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引發廣泛關注,它能夠利用大型語言模型技術,快速生成精雕細琢的文本,如散文或詩歌等。

  一石激起千層浪。包括谷歌、元宇宙、亞馬遜公司等在內的科技巨頭紛紛開始推出或開發自己的聊天機器人,並投資相關初創企業,針對生成式AI的投資浪潮也逐漸席捲全球。不過,有專家指出,儘管生成式AI發展勢頭迅猛,但也面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生成式AI爆紅

  2022年,隨著OpenAI推出ChatGPT,生成式AI開始闖入公眾視野並慢慢為公眾熟知,其擁有幾乎可創建任何文本、圖像或視頻等內容的“魔力”。使用生成式AI時,人們只需輸入問題,就可立刻獲得AI基於龐大數據庫得出的答案。它不僅為人們如何線上查詢資訊提供了新方式,也為人們重新思考行銷方式、撰寫論文或新聞稿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其實,引爆此輪熱潮的不止OpenAI,還有Jasper AI和Cohere等公司。美國Jasper AI公司通過AI幫助企業和個人撰寫行銷推廣文案以及部落格等各種文字內容。加拿大Cohere公司成立於2019年,開發人員可使用該公司創建的自然語言處理軟體為企業構建AI應用程式,包括聊天機器人工具和其他可理解人類語音和文本的功能。

  投融資迅猛增長

  ChatGPT的爆紅帶來了生成式AI創業浪潮,也在該領域激發了新一輪投融資熱潮。

  據風投公司NFX統計,目前全球已有約450家生成式AI公司,它們一共籌集了將近120億美元的投資。

  《日本經濟新聞》的報道指出,全球規模最大的100多家生成式AI公司的總市值達480億美元,約為2020年的6倍,其中僅OpenAI一家公司的市值就高達290億美元。此外,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有5家,市值超1億美元的新興公司有30多家。

  這些新興企業受到了科技巨頭和風險投資人的熱烈關注。權威數據統計機構之一PitchBook的數據顯示,全球對生成式AI的投資從2020年到現在增長了425%,僅2022年的投資額就多達21億美元。

  科技巨頭們對投資額的增加功不可沒。微軟決定向OpenAI追加幾十億美元投資,谷歌則向Anthropic公司投資了約3億美元。Anthropic被認為是OpenAI的競爭對手之一,由OpenAI前研究人員于2021年創立,目前正在開發名為“Claude”的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

  此外,Jasper AI在最近一輪融資中獲1.25億美元資金,使公司估值達到15億美元。英國開源人工智慧企業Stability AI則正尋求以近40億美元的估值籌集資金,該公司去年10月宣佈獲得1.01億美元融資。

  市場研究公司Brainy Insights預測,生成式AI的全球市場將從2022年的86.5億美元增長到2032年的1886.2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高達36.1%。

  促進AI更廣泛應用

  生成式AI的開發加速也有望促進AI更廣泛的利用。Brainy Insights預測,大多數商業行業會利用生成式AI來改進其工作流程。

  全球著名諮詢公司埃森哲公司發佈的報告指出,如今技術行業的AI滲透度明顯高出其他行業,預計到2024年會有更多行業迎頭趕上,屆時AI能夠流暢對話,接待顧客,撰寫金融、法律等領域的專業文件,此外也能在醫藥品開發領域生成大量實驗數據,加快研發進程。

  埃森哲公司指出,企業的成長潛力取決於其能在多大程度上應用生成式AI。更關鍵的是,熟練運用新技術也將成為國家發展的關鍵。

  仍有問題亟待解決

  儘管生成式AI目前發展得如火如荼,但其也面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日本經濟新聞》在報道中強調,因為AI生成的文章時有錯誤,所以生成式AI在實際應用時也會面臨諸多難題,人們應該考慮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對其進行監管,以使其更好地造福人類。

  富理達國際律師事務所網站也刊文警告稱,關於使用受版權保護的數據來訓練這些生成式AI模型的一些法律和道德問題仍未得到解答,除非這些問題得到解決,否則這一領域的增長速度可能會放緩。

國際線上版權與資訊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線上”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線上網路(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線上”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線上”的所有資訊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線上”自有版權資訊(包括但不限于“國際線上專稿”、“國際線上消息”、“國際線上XX消息”“國際線上報道”“國際線上XX報道”等資訊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線上網路(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線上網路(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線上”。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線上網路(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每人平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線上”網站的自有版權資訊産品。否則,國廣國際線上網路(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線上)”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豐富網路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