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依託文化資源 讓博物館成為第二課堂

2017-03-08 16:39:04|來源:新民晚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它是全市16個區中面積最小的中心城區,但是,在黃浦區,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了歷史的足跡。在這兒,有25所百年老校名校,有全市歷史最悠久的中學、第一所現代學制的小學、第一所教會女子中學以及最早中外合作傳授現代科學知識的中學、近代第一所職校,沿襲著十里洋場的繁華,也散發著幽幽古韻。

  因此,在黃浦區的中小學,豐富的非遺項目走進校園,身邊的博物館、藝術館成為師生的第二課堂。“我們要利用區位優勢,充分利用黃浦區豐富的文化和社會資源,讓校園浸潤在傳統文化的氛圍中,讓孩子們感受海派文化的魅力。”黃浦區教育局局長姚曉紅説。

  走出校門,創15分鐘學習圈

  曹光彪小學距離上海博物館只有步行15分鐘路程,從2011年起,一門名為“走進博物館”的課程受到孩子們歡迎。每學期,孩子們要帶著任務探訪上博五個展館。在這兒,青銅、玉石、書畫不再是孩子們眼前一晃而過的展品,而成為真正在他們心中散發魅力的珍寶。在參觀玉器館前,孩子們先要學習課文《完璧歸趙》,然後再帶著問題博物館實地探訪,去探尋“良渚和龍山是什麼意思”“玉琮在古代派什麼用場”“‘戰國重環谷紋玉壁’中的‘戰國’究竟是什麼時候”。回校後,美術老師指導學生用彩泥設計製作玉器紋樣,信息技術老師指導學生從網上蒐集材料,完成小報製作。

  而在重新開放的大世界,上海商貿旅遊學校的學生們每週都會出現在三樓的“非遺傳習廳”,這一站廳集合了20所職業院校的“非遺”作品,旨在為中小學生和廣大市民提供一個學習、體驗、培訓的平臺,商貿旅遊學校同學們帶來的面塑、顧繡、硯刻、嘉定竹刻、老鳳祥銀飾製作等技藝,每週人氣很旺。校長李小華介紹,非遺的“香味”同樣飄進校園,自從2014年上海嘉定南翔小籠饅頭製作技藝等為代表的傳統麵食製作技藝和上海本幫菜肴傳統烹飪技藝入選“非遺”後,做小籠包和燒本幫菜,成為該校烹飪專業每個學生的必修課。

  身處校園,感受傳統體驗

  每週三,在大同中學高一教室,青年教師陳玨的《中國文博視界》拓展課準時開講,今天的主題則圍繞漢服展開。創設近十年來,這門看似“高冷”的課程每一屆都有忠實擁躉,師生談古論今,以中國文物為載體引導學生認識、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也請來上海博物館專家走進課堂,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活字印刷”活動中,同學們除了欣賞有關印刷術的視頻及老師活字印刷的示範後,也一步一步親身體驗了古老的中華印刷術的各個環節;“手工造紙”活動中,學生們不僅能更深刻全面的了解了紙的起源發展、文化演變、藝術創新等,還用自己的細心和耐心得到了一張完全由自己製作的紙張;清明時節,從設計到製作,小小紙鳶全由學生自己完成,感受紙鳶漫天的民俗風情。

  深處黃浦江畔,上外-黃浦外國語小學在其“中外文化實踐課程”體系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個性特長設計課程,讓孩子們在“放眼世界”的同時,親近他們身邊正在消逝的弄堂,親近上海本土文化。。從二年級起,中國傳統節日、中國生肖文化、中國建築、中國服飾、中國特色劇種、中國漢字、二十四節氣和詩詞吟誦等,慢慢進入課堂。老師們買來話梅糖、梨膏糖、五香豆和炒米花來請學生品嘗,孩子門一邊吃一邊聽著老師給他們講解這些食品的來歷,學一學相關的上海話童謠,在“上海建築”一課中,學生變身小導遊,通過繪畫、製作小書籤等形式介紹上海。弄堂遊戲時間,孩子們在彈彈珠、跳房子、跳橡皮筋、貫結子、踢毽子等活動中,了解上海的歷史,遊戲的由來,體驗童真童趣中的中國智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