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絲綢之路城市群發展報告2017》發佈

2017-06-08 13:30:05|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東方網記者劉曉晶6月6日報道:今天,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發佈了《中國絲綢之路城市群發展報告2017》。該報告共涉及絲綢之路沿線的6省區及22個地級市或自治州,是國內首個以絲綢之路城市群發展現狀與總體評估為對象的研究報告。報告分析了絲綢之路沿線城市的空間分佈、歷史沿革與文化特徵,分析了中國絲綢之路城市群的主要特點與發展現狀,並與我國三大城市群萬里長城了綜合比較,提出了關於規劃建設絲綢之路城市群的對策與建議。

  據了解,以當代城市群研究為先進理論基礎對絲綢之路沿線城市進行歷史溯源及形態分析,我國境內絲綢之路沿線節點性城市,在歷史上主要包括南陽、西安、洛陽、固原、靖遠、武威、平涼、會寧、蘭州、酒泉、敦煌、天水、隴西、臨夏、西寧、張掖、哈密、烏魯木齊、伊寧、吐魯番、龜茲、阿克蘇、喀什、若羌、且末、于闐26個。由於行政區劃變革的原因,在今天已變成中西部6省的22個地級市或自治州。形態豐富的自然環境條件、類型多樣的生産生活方式和價值多元的社會文化生態,是中國古代絲路城市發生、發展和繁榮的基礎和條件,並藉此于漢唐時代成為當時世界最發達的城市化區域。上海交大城市科學研究院團隊在國內外首次把這26個古代絲路城市命名為“中國絲綢之路城市群”。這個城市群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在境內的主體形態基本吻合,也是今天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最重要的基礎和支點。

  與我國已有的其他城市群相比,絲綢之路城市群位於我國西部地區,城市源流久遠,歷史輝煌,並呈現出多區域、多文化、多中心的特點,在中國城市群中獨樹一幟。

  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相比,絲綢之路經濟帶由於整體發展水準不高和不均衡,尤其需要集中力量和資源儘快“補齊短板”,夯實“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基礎。為此,報告提出關於規劃建設絲綢之路城市群的對策與建議:以“一帶一路”國家倡議為契機,抓緊研究制定絲綢之路城市群發展總體規劃;以城市群規劃建設為中心,改革調整西部政策和資金資源配置方式;摒棄以GDP為核心的“經濟區”戰略,實施文化型城市群的綠色發展道路。

  據悉,為更好地認識和把握絲綢之路沿線城市的發展現狀與主要問題,評估其作為一個城市共同體在中國城市群家族中的主要單項與綜合發展水準,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2014年著手啟動《中國絲綢之路城市群研究報告》項目,2016年正式立項為上海高校智庫內涵建設計劃《絲綢之路經濟帶城市發展戰略研究》,從今年開始,將按年度發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