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南”:讓文化涵養梧桐掩映之處

2017-07-12 08:51:52|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黃浦區“文化思南”區域依託跨界黨建聯席會議平臺,墊實做厚區域文化———讓文化涵養更多梧桐掩映之處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

  依託黨建聯席會議平臺,思南路區域文化生活變得更為生動、紮實而有趣。圖為每週雷打不動的“思南書集”。(思南公館供圖)

  思南路,由法國梧桐和百年花園洋房圍成的靜謐街道,代表著申城最早的歷史文化風貌區保留保護試點,有著滬上最有聲望的公共閱讀交流平臺。如今,一個完全打破地域空間的跨界黨建聯席會議,在百年懸鈴木的映襯下閃閃發光。

  1920年,上海最早一批花園住宅在此拔地而起,並逐步匯聚起新式里弄住宅、外廊式住宅、帶內院獨立式住宅等八種上海近代歷史居住建築。近百年來,梅蘭芳、柳亞子等一批文化大家、社會名流都在此留下生活印記。1946年,中共代表團駐滬辦事處(周公館)也落腳於此。

  去年,由黃浦區屬國企永業集團黨委發起,會同市新聞出版局、市作協、市科協、上海交大醫學院、瑞金醫院等黨委黨組以“文化思南”為紐帶,組建起聯席會議。因文匯聚,氣質稟賦相近的十家成員單位合力推動黨建資源在更寬領域、更高層級互聯互通。一年內,200多場活色生香的文化活動讓思南公館人流涌動,墊實、做厚區域文化。

  如今的思南路區域定下一個“小目標”:依託黨建聯席會議平臺,將思南文化的溫暖帶到每一片有梧桐掩映的地方。

  老房子有魂了

  歷經十多年更新改造,思南路區域內51幢涉及保留保護的老洋房揮別喧雜與破敗,恢復了往日神采,但整個區域則免不了經歷由轉型帶來的陣痛,大家都覺得:似乎還缺點什麼。

  在商言商,思南公館建設與運營方永業集團坦言,有好些年,每年年底,區域內的商戶會挨個來談“減租”,因為:這兒人流太少了。

  隨著原有住戶離去,街道的精彩故事該由誰來延續?百年前種下的那粒名為“氣質”的種子,如何在新時代繁衍綠意?

  2013年,上海書展推出“與諾貝爾文學大師對話”活動走進思南公館,這讓主辦者看到了契機。2014年初,公共閱讀組合活動———“思南讀書會”和“思南書集”正式落子思南公館,每週一會,風雨無阻。190余期對話互動先後迎來460多位海內外知名作家、學者和文化人士,三萬餘人次讀者參與。

  老洋房內文思涌動,戶外書集則以集市、露天形式現場售書,先後有20萬人次來此讀書、買書,人們開始萌發親近這片老房子、閱讀這裡豐厚故事的念頭。

  “老房子有魂了”,因文化而復興的思南公館,讓永業集團黨委書記錢軍找到了“鑰匙”:這裡需要在新時期下更新“表達方式”傳遞溫度。“文化思南”區域黨建聯席會議應運而生,思南路區域文化生活由此變得更為生動、紮實而有趣。

  社區有趣了

  周永,上海交大醫學院在讀學生。雖然距離校園僅幾步之遙,但“高大上”的思南公館曾是周永心中“遙不可及”的地方。即便是久負盛名的思南讀書會,周永也沒主動報名參加———怕門檻太高,怕格格不入。

  去年年底,在區域黨建聯席會推動下,思南讀書會主動走出老洋房,走進上海交大醫學院開設專場,邀請上海大學副教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訪問學者郭亮以“帝國的肖像”為題,與百餘位幹部、學生代表分享其代表作《十七世紀歐洲與晚明地圖交流》,通過探究地圖的演變來考察人類歷史。

  豐富的知識、生動的講授,讓聆聽者“好感度”爆表。今年6月,思南公館的一場空間藝術節,周永主動請纓擔當志願者。藝術節期間,公共開放空間內的藝術表演,以及路人與海外藝術家的互動,讓周永印象深刻,他在日誌中這樣記錄:他們和我一樣都喜歡上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在這片文化氛圍濃郁的區域,一切都變得生機勃勃———今年3月,成員單位上海交大醫學院組織瑞金、仁濟、新華等十余家附屬醫院的主治醫師進入思南公館開展義診,深受社區群眾歡迎;成員單位上海久事集團主動調整區域公交線網改善交通循環,破解周邊公司白領出行難題;成員單位上海廣播電視臺與市科協合作,建立院士墻、舉辦科學日草坪音樂會,打開厚重的科學之門;今年“七一”,思南讀書會走進社區,邀請瑞金、淮海街道駐區單位200余名黨員幹部分享人文地理類紀錄片《遵義行》的幕後點滴……

  梧桐大道有溫度了

  市屬國企久事集團,其黨委辦公地點距離思南公館直線距離近五公里,跑這麼大老遠來參加“文化思南”黨建聯席會議,久事在乎的正是這裡的文化溢出效應。今年4月,久事集團作為黨建成員單位在思南公館舉辦“外灘經典建築文化研討會”,以文化視角探討外灘經典建築的記憶和傳承。

  做厚文化的思南路區域,開始頻頻輸出文化熱能:去年以來,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街道社區和區講師團組織相關人員積極參加“中國故事與文化自信”等上海書展的重要文化論壇活動;今年,在思南讀書會創辦三週年之際,在市委宣傳部的關心下,市作協主辦的大型文學雙月刊《思南文學選刊》創刊問世,為“文化思南”品牌的延伸、拓展作了有益嘗試。

  “借助區域黨建聯席會議這個大‘朋友圈’,我們要輸出帶有‘思南溫度’的文化品牌、文化項目,讓其溫暖、涵養更多有梧桐掩映的地方。”聯席會議秘書長張克非這樣憧憬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