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教得好書養得了魚,為社團和社區孩子講課成暑期工作 90後老師有空就扎進校園水族館
在松江立達中學,校園裏有個“水族館”。這個校園水生命科學創新實驗室中,暢遊著千余條熱帶、溫帶和寒帶魚類,橫跨亞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的50多個品種。暑期裏,水族館每天向社區孩子開放。自從有了校園水族館,90後老師武劍暑期就不回東北老家了。養好這些魚,為社團和社區孩子講課,成了他每日的新工作。
語文老師成養魚達人
今年夏天是校園水族館“擴容”後的首個暑期。“雖然這些魚完全可以交給魚缸廠家負責,但總不如自己照看放心。”武劍説,最喜歡的一條鱷雀鱔剛飼養時才20釐米長,現在已經長到1.2米,還換了6米長的水族箱。
武劍畢業于哈爾濱師範大學中文系,三年教齡的語文老師如何成了養魚達人?起初,他在辦公室裏養了些普通金魚。一到下課,孩子們饒有興趣地圍著金魚。在校長支持下,他考察上海海洋水族館和長風海洋世界,跑花鳥市場買魚,規劃水族館建設,帶著學生組建拓展社團。小小的魚缸從辦公室轉到專用教室,他也變成水族館的養魚大戶。
水族館裏有一個長達6米藍色基調的水族箱,直接作為水生命科學創新實驗室的一面外墻,從外向內望去,好像水世界一般。200多平方米的場館,擁有幾十個大小不一的水族箱,有長達數米的巨骨舌魚、鱷雀鱔,有珍貴的保護物種鱘鰉魚、娃娃魚,還有難得一見的電鰻、食人魚等。長達3米的爬行類兩棲箱裏,還飼養了泰國暹羅鱷魚。
向社區免費開放受歡迎
社區女孩薛佳怡家住立達中學附近的永豐街道,今年暑期,她在家門口的校園水族館就可以零距離觀賞各種魚類。每天下午4時到7時,學校向周邊居民免費開放。除了健身設施,水族館成了居民熱衷的一大景點。
“這是難得一見的亞馬遜食人魚,那邊是‘水中夢魘’電鰻、‘河中巨怪’巨骨舌魚……魚兒來自不同的大洲和水域,就像我們來自不同的地區和家庭。”拿著《海洋水世界》校本教材,薛佳怡在水族館裏聽武劍老師講解魚類知識。學習之餘,還可在水族箱認領自己喜歡的魚種進行飼養。每天來校園水族館觀察魚兒的一舉一動,照顧小魚的“日常起居”,從日常喂食到清洗魚缸,陪伴小魚成長……在每個學生水族箱下都有一個“二維碼”,通過微信掃碼就可觀賞裏面的魚類介紹視頻。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視頻都是由學校拓展社團學生自己講解並錄製的。“在校園水族館,孩子們從善待小動物,學會了尊重師長、團結同學、與人為善。”不少家長感到,每天來水族館參加活動豐富了暑期生活。就連大人也喜歡每晚來水族館轉轉。
學校附近有不少河流,武劍帶著社團和社區的孩子,通過校本課程學習,探尋菜市場和生活中的食用魚。暑期裏,每週二下午5時以後,校園水族館向全社會免費開放,有專業教師和學生講解員帶領。
打造上海首個校園水族館
立達中學“熱帶水世界”學生社團是松江區的“十大明星社團”。初二(4)班印詩源、沈安吉都是“熱帶水世界”拓展社團的活躍分子。這個暑期,她倆作為社團的學生小小講解員,定期觀察小魚、清理魚缸,做好數據科學記錄,為今年秋天準備參加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做課題準備。
暑期裏,堅持來校園水族館參與社團拓展活動的還有不少小夥伴。在武劍擔任班主任的初二(4)班,不少同學都是社團成員,這個班也被稱為“水族班”。獨特的經歷不僅促進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同時在科創領域也收穫一項項佳績。“基於實驗室中鱷雀鱔的全面調研及其當前現狀問題分析”“熱帶水世界中淡水熱帶魚種類分佈及調研”“校園水族館魚類種群特點和生存環境多樣性研究”……一批批水族愛好者不斷誕生,在松江區第13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摘得大獎。
每天白天,為新學期提前備課、準備班主任工作,下午指導社團拓展,晚上參與社區開放活動,稍有空閒,武劍就扎進水族館照看心愛的魚種……這名“養得了魚、教得好書”的跨學科發展語文青年教師,打算今秋為水族館嘗試引入松江“四鰓鱸魚”,打造上海基礎教育系統校園裏首個專業水族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