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戶外 > 正文
無運動,不生活——2020全民健身乘勢而上
2020-12-21 08:30:32來源:新華網編輯:王悅陽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 題:無運動,不生活——2020全民健身乘勢而上

  新華社記者丁文嫻、王恒志、楊帆、王君寶

  這是至艱至難的一年,這是催生變革的一年。這是寒冷的冬天,這是溫暖的春天。我們都在奔赴未知,我們都在奔向希望。

  2020年,疫情一度讓國內體壇陷於停擺,但全民健身乘勢而上,迸發出別樣的活力。民眾運動熱情高漲,線上健身成為流行,公共服務體系持續完善,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加深融合。

  居家鍛鍊創意多

  河北唐山市民李立業34年來從沒有運動習慣,今年突然決定健身。

  年初疫情期間在家封閉,眼看著身高1米78的自己體重快要突破90公斤,他果斷網購了一台動感單車,開始跟著手機app練習。他把家裏的儲藏間改成健身活動室,每天打卡。

  家人以為這次“心血來潮”會半途而廢,沒成想幾個月過去,李立業不僅堅持了下來,還把家人朋友動員起來,幫助他們結合自身情況選擇運動項目。他由衷地感慨:“運動真正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體重降下來了,肌肉結實了,精神狀態也好了很多。”

  在全民健身理念不斷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疫情進一步使健身成為“剛需”,通過運動塑造健康體魄成為大家不約而同的選擇。奇思妙想的智慧就此萌發,“雲健身”成為熱詞,“客廳跑”一時盛行。

  據統計,今年1至5月,體育零售同比增長152%,其中健身器械、跑步機等居家運動器械分別增長280.6%和179%。

  另一邊,體育行業從業者也各顯神通。健身機構推出線上服務,健身教練做起直播,體育明星開始錄製健身視頻,馬拉松主辦方則紛紛把比賽轉移到線上。

  哈爾濱市體育局推出首屆全民健身線上運動會;北京市開展了“居家健身動起來”科學健身方法推廣活動;浙江省發佈的報告顯示,疫情期間省內81.54%的城鄉居民進行了健身活動,82.5%的人認可居家健身的必要性。

  李立業的騎友董建波一語中的:“沒有好身體,一切都白搭。”

  戶外運動防疫嚴

  10月初,一張武漢體育中心的拼版照片在網絡刷屏,曾經擺滿病床的方艙醫院和如今觀眾爆棚的體育館形成鮮明對比——體育回來了!而這背後超越體育的力量更是鼓舞人心。

  還是國慶期間,10月1日,武漢首屆皮划艇馬拉松賽舉行;8日,武漢水上馬拉鬆開賽。

  早在春天,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好轉,部分地區體育場館就開始有序開放,貴州、江蘇、天津等地還發放了體育消費券。此後在嚴格的防疫措施下,線下全民健身賽事活動也陸續恢復。

  3月24日,哈爾濱融創雪世界恢復營業。雪場規定了排隊距離且限定了每日接待人數,對滑雪服、雪鞋等一客一消毒,雙人索道僅限一人乘坐。

  憋壞了的市民閆冰翻出已蒙塵3個月的雪板,興衝衝直奔雪場。踩著雙板一個急停,閆冰摔了一跤趴在雪道上,卻望著不遠處的同伴,哈哈大笑:“爽!”

  隨著運動逐漸回到線下,戶外體育生活生機重現,全國場地設施建設也持續推進。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強調完善健身設施建設頂層設計,增加健身設施有效供給,補齊群眾身邊的健身設施短板,大力開展群眾體育活動。

  但一切仍要看疫情的“臉色”。以馬拉松為例,線下賽要麼減少人數,要麼簡化組別。11月1日的無錫馬拉松上,2萬多人的參賽規模剛剛令人為之一振,沒多久2020北京馬拉松、武漢馬拉松就相繼宣佈取消。賽事完全恢復如常尚待時日。

  科學運動促健康

  既要愛運動,還要會運動。

  應該“怎麼吃”“怎麼練”“怎麼防”“怎麼調”,才能達到“運動讓身心更健康”?上海市楊浦區與上海體育學院6月啟動“社區健康師”項目,“老年人跌倒預防”“舞蹈促進身心健康”等課程進駐社區,體能訓練專家、運動心理專家等定期為市民提供健康生活指導。

  “運動要講究科學,慢病患者因為身體原因更要講究科學。”常州市體育醫療科研所運動與健康促進中心主任丁亞琴説。

  運動干預對慢病的緩解和治療效果正是江蘇省體育科學研究所的一項研究課題,今年課題招募了II型糖尿病、血脂異常(包括超重肥胖)、高血壓3類慢病人群,開展有氧單車、自由搏擊、有氧操、有氧踏板操、全身力量訓練5種課程,並設專人追蹤學員的飲食、運動和生活習慣。去年首期成果顯著,今年第二期300多個名額很快被一搶而空。

  12月,江蘇省印發《關於促進體醫融合發展的意見》;年末,香港賽馬會助力運動處方師培訓班相繼在廈門、上海等地開課……體醫融合在探索中前進。

  無運動,不生活。無運動,不健康。到2035年建成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全民健身必將貢獻極大助力。

  站在2020歲末回望這一年,疫情給百姓的健康觀和健身方式帶來諸多改變,體育塑造著人們的體魄與精神。展望“十四五”開局之年,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全民健身賽事活動依然存在很多不確定,但健康一定是人們永恒的追求。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