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 中國足球2020:磨難與希望
新華社記者公兵
隨著山東魯能2:0戰勝江蘇蘇寧、第六次捧起中國足協盃冠軍獎盃,中國足球的2020特殊賽季宣告結束。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足球帶來了磨難,也帶來了疫情背景下辦賽的寶貴經驗和重拾希望的堅強信念。
這是一個命運多舛、充滿磨難的賽季。
由於疫情一度在國內肆虐,中國足球的“開季”時間從原定的2月22日一直拖到7月25日。五個多月的“煎熬”後,終於迎來中超開賽。這是中國足球的旗艦賽事,也是中國體育産業的頭部IP,需綜合考慮防疫要求、硬體設施、人力統籌等因素,制訂賽歷涉及三級職業聯賽、足協盃、亞冠、國家隊等。中超得以開賽,無疑是從業者的福音和體育産業的利好。11月12日,江蘇蘇寧首次登頂,為中超冠軍球隊注入新鮮血液。
8月23日,女超開賽;9月12日,中甲和女甲同步開賽;9月18日,足協盃開賽;9月25日,室內五人制足球超級聯賽開賽;10月24日,中乙開賽;11月21日,中冠開賽;11月30日,女乙開賽……各級聯賽、杯賽的陸續開賽保證了中國足球競賽體系的延續性和完整性,讓一度沉寂的中國足壇恢復喧嚷、重燃激情。
2020年是《中國足球協會2020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該計劃提出,在2020年以前:國足在2019年力爭進入亞洲盃4強,到2020年國際排名進入世界前70位;國奧晉級東京奧運會;國青與國少隊分別獲得U20、U17世界盃決賽階段資格;女足國家隊2019年世界盃力爭進入8強,東京奧運會力爭進入8強……除了女足保有進軍東京奧運會希望之外,其他目標均未實現,進一步凸顯了足球事業的複雜性和艱巨性。
近期足協發佈的推進足改35項措施對國字號目標進行了調整:男子國家隊力爭達到亞洲一流水準,全力備戰好2022年世界盃預選賽和2023年亞洲盃,力求新突破;女子國家隊力爭達到亞洲領先水準,以參加東京奧運會為目標,力爭好成績。
上述目標相對務實,或許是足協對中國足球各領域認真審視的結果。
這是一個仍有收穫、重拾希望的賽季。
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成功辦賽?這是擺在世界體壇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中國足球給出了響亮的回答。
33784人次、15040人次、9238人次,這是中超、中甲、中乙的核酸檢測數據,全部呈陰性!
藍色封閉區的設置,一次嚴重防疫違紀逐出聯賽,配備俱樂部專職管家,嚴把食材關,通過釘釘定位功能確定球員是否在規定位置,通過智慧硬體自動生成人員體溫、進出信息,提供檯球、籃球、閱覽室、卡拉OK等人性化減壓方式……中超的防疫經驗已被英超、德甲所借鑒,還被用於剛剛結束的亞冠聯賽中。
收穫不僅體現在辦賽中,還體現在賽場上。
中超U23球員本賽季得到更多出場時間,出場747人次、首發出場446人次,出場總時間達44885分鐘,與2019賽季前20輪相比提升近9000分鐘。2020賽季凈比賽時間場均52分23秒,比2019賽季場均多10秒。最高凈比賽時間為68分05秒,與2019賽季的64分11秒相比有近4分鐘提升。
中甲方面,18支球隊的主教練中有14人是國內主教練,中甲成為本土教練成長沃土。高堯、李毅、謝暉、黃勇等一批前國字號球員紛紛挂帥。特別是高堯率領的升班馬昆山FC隊,一路過關斬將進入衝超組,最後拿到第三名。由於各隊外援普遍歸隊時間晚、狀態回升慢,更多國內球員扛起大旗,成為球隊核心。長春亞泰前鋒譚龍就以11個進球成為賽季最佳射手,助力球隊奪冠衝超。賽程緊密讓更多年輕球員有了登場機會,江西聯盛19歲小將易縣龍拿下自己職業聯賽首球,遼寧瀋陽城市20歲小將木扎帕爾同樣斬獲職業聯賽首球。
隨著疫情形勢轉好,球迷終於回歸球場,這無疑是另一重要收穫。
在中超開賽近1個月後,8月22日,北京中赫國安與上海上港之戰,成為本賽季中超首場觀眾看臺開放測試賽。264天的等待後,球迷終於可以重回賽場觀賽,熟悉的吶喊,熟悉的助威,熟悉的中超,令人心潮澎湃。
球迷重新走進賽場,既是抗疫成果的體現,也是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重回正常的表現。各項足球比賽的舉辦為推動社會復工復産、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對凝聚人心、重塑信心影響深遠。
疫情促使人們的健康意識覺醒,讓人們更注重生活品質。而“健康”同樣為中國足球所缺。常年的金元攻勢下,中國足球的肌體不斷受到侵蝕,落到年初16家職業俱樂部退出或解散的境地。中國足協近日提出進一步限薪、壓縮俱樂部支出、大力推動青少年足球發展等政策,或將幫助中國足球擺脫沉疴,走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