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檣啟處是高闊 鯤鵬展翼向天歌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紀實

2021-01-20 08:46:06|來源:北京日報|編輯:周經韜

  晨曦初露,霧靄漸消。冬日暖陽下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機勃勃,大運河蜿蜒壯闊。

  曾幾何時,通州由水得名、因水而興。進入新時代,通州這片千年運河孕育的土地,再次擔綱起新的使命,成為“一核兩翼”國家戰略的重要一翼——北京城市副中心。

  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等諸多戰略舉措,則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持續賦能賦策,接續創造機遇。

  一座曠世新城正以日新月異的面貌展現在大運河畔。

帆檣啟處是高闊 鯤鵬展翼向天歌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紀實

  這是建設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運河商務區(手機照片,2020年8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攝

帆檣啟處是高闊 鯤鵬展翼向天歌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紀實

  市民在北京市通州區運潮減河畔的綠地步道上散步(2020年7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攝

帆檣啟處是高闊 鯤鵬展翼向天歌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紀實

  昨天(19日),在城市副中心圖書館第一施工區,第一片“高升”的屋蓋進行吊裝,不久將會初步形成銀杏葉形狀。該項工程完成後,標誌著城市副中心圖書館第一施工區順利封頂。 北京日報記者 潘之望攝

  水城共融生機勃發 美麗畫卷已然舒展

  新年伊始,數九冬月,北京遭遇極寒天氣。但城市副中心仍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一批重大標誌性工程緊張施工。“一帶、一軸、多組團”的城市規劃有序佈局,漸次落地。

  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推動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重要組成部分,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2019年1月,城市副中心控規獲中央批復並正式實施。以此為據,城市副中心在北京市率先實現區、鎮、村三級規劃體系全覆蓋。

  藍圖漸變實景。副中心高標準、有步驟地落實規劃,時時都有新變化。以大運河為主幹的生態文明帶和沿六環路形成的創新發展軸,形成大疏大密的城市框架,“城依水、水伴城,綠心層巒疊翠屏;林下草、樹上花,街巷規整又潔凈”,和諧宜人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形似“帆船”的博物館、形似“糧倉”的劇院、形似“赤印”的圖書館,仿佛點綴在一幅漕運繁忙的大運河畫卷之中。位於城市綠心西北部的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是新城三大地標性建築,據北投集團項目部總監陳宏達説,目前三大建築已經全面衝出“地平線”,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

  交通基礎設施是城市框架的關鍵環節。副中心加強與中心城區的通道建設,距離越來越“近”。建設中的副中心交通樞紐將在六環路入地改造的基礎上,逐步匯聚3條高鐵和4條地鐵線路,連接“軌道上的京津冀”。

  全年計劃實施重點投資項目共388項,在建項目約佔北京市的四分之一。去年副中心建設者們還克服疫情影響,打響復工復産“新會戰”,奮力完成了全年的投開工目標任務。

  中美合資的北京環球主題公園最早于去年2月初實現復工,目前已由建設期進入開園籌備期,計劃於今年5月開園,累計建設者超10萬名,有500多名國際和國內頂尖設計師、藝術家參與合作。據北京環球度假區總裁兼總經理苗樂文説,未來其産生的輻射效應是景區本身收入的10倍至15倍。

  龍頭帶動潛力迸發 展望未來前景無限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從聚集資源求增長,到疏解功能謀發展。通州“舍”去落後産能,騰籠換鳥、“強身健體”,主動承接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疏解,吸引一批符合副中心功能定位、帶動性強的項目和企業總部落戶,形成産業集聚態勢。

  張家灣鎮曾經是北京第一個億元鄉鎮,也是通州區疏解“小散亂污”企業力度最大的鄉鎮。如今,昔日的工業大院變身“設計+城市科技”為主導功能的設計小鎮。去年12月底,總規劃面積約5.4平方公里的張家灣設計小鎮迎來創新中心和北京未來設計園區開園的“雙喜臨門”。

  北京未來設計園區的前身是北京“銅牛”老廠房,鑲嵌在大平層穹頂兩側的一對“牛犄角”是工業遺存的歷史記憶。長在“辦公區”的大樹,10多米長的智慧大屏“秒變”玻璃屏,實現投影功能……走進未來設計園區,令人時刻感知未來的神奇。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市場拓展中心副主任郭少山説,我們旨在打造“接地氣”的綠色共享智慧的環境,讓更多的未來場景在這裡提前實現。

  引入頭部企業、知名設計機構、優秀設計團隊,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落戶——“未來這裡將舉辦會展、主題活動,完善商業配套,設計小鎮將成為活力小鎮。”負責張家灣設計小鎮專班工作的中關村通州園常務副主任余龍説。

  著眼未來,前沿技術應用場景將在副中心先行先試,推動副中心建設成為新時代城市典範。

  千年運河畔,五河交匯處。依託大運河千年商脈文脈,重點承載總部經濟、財富管理等商務服務功能的運河商務區已完成360萬平方米建設。

  去年11月底,全國首家外商獨資貨幣經紀公司——上田八木貨幣經紀(中國)有限公司落戶運河商務區。上田八木公司籌備組負責人黃洪説,在全球疫情肆虐的背景下,相關部門在很短時間內完成審核並批准籌建,我們有信心在副中心獲得成功。

  築巢引鳳,一系列極具吸引力的政策接續發佈——前獎勵+後補貼+企業服務的“通八條”;在全市率先設立外國人來華許可受理點;對金融機構、總部企業、獨角獸企業等給予力度空前的入駐和上市獎勵;對重點企業和貢獻突出的高成長型中小企業,給予企業用房補貼、高管個人獎勵等多類扶持獎勵。

  新年伊始,作為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先導區、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三大組團之一,副中心將搶抓“兩區”建設新機遇,出臺先行政策——建設全球財富管理中心,支持開展跨境金融業務,積極爭取實施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試點;爭取設立全國核證自願減排量交易中心;爭取設立北京城市副中心金融風險監測預警與監管創新聯合實驗室,構建京津冀金融風險監測預警平臺;籌備建設通州自貿試驗區政務服務大廳……

  “我們初步梳理了600多個重大項目、8000多億元的投資。今後五年每年都要保持千億元以上的投資規模。”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常務副書記、城市副中心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通州區委書記曾讚榮説,這些項目涉及産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各個領域,將持續為新技術、新材料、新模式提供應用空間和發展平臺。

  藍綠交織古今同輝 大美之城和諧家園

  燃燈塔下,碧水暢流。大運河、蕭太后河等水系與周邊綠色相映成趣,暈染出北方“水城”的大美風光。

  通州多河富水,境內13條河流分佈,總長240多公里,是北方不可多得的內陸水城。經過近些年不懈治理,水再次煥發生機,成為副中心一張亮麗名片。

  一位在通州區工作的幹部告訴記者:5年前剛上班時,涼水河還是臭臭的,現在都有野鴨子了。

  在攝影師郭建華眼中,家鄉通州“一步一景、四季有景”。大運河、溫榆河、涼水河、潮白河、蕭太后河等成了鳥的天堂。他説,在候鳥遷徙季節,大運河森林公園經常迎來白鷺,有時多達上千隻,特別是月島,成了多種候鳥的棲息地。

  水清岸綠,藍綠交織。營造大尺度綠色空間,點綴百姓身邊綠地;天變得更藍了,2020年通州區PM2.5年均濃度37微克/立方米,與五年前相比下降60%,改善率全市排名第一位。

  運河厚植通州的文化基因。建設副中心,也要留得住“鄉愁”。

  在潞河中學北街,透過路中段的透明圍擋,可以看到校園裏那棵百年國槐。周邊居民常説,走到這裡,感覺是找到了通州人的“根”。

  疏解倉儲物流企業,建設景觀生態林,拆除私搭亂建,集中整治污水和垃圾……張家灣鎮後青山村如今成為名副其實的“青山”村。正在散步的村民楊家瑞説:“村裏大抓植樹造林,空地還種了海棠、月季、銀杏,到了春天可好看了!”村黨支部書記楊文亮笑著説,自從建了生態林,村民戶戶得補貼,不但收入沒減少,還收穫了青山和綠草,今後要在林子裏找房子了。

  平整馬路、增設路燈、解決“停車難”……副中心啟動“小微工程”,辦好群眾家門口的事,讓居民獲得感更“直接”。2020年,副中心實施203個“小微工程”,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項目15個。

  家住北苑街道西關社區通惠南路的王文清老人説,自己經常遛彎的那條路修平了。以前路過像爬山,老有個大臺階擋著道。現在剷平了,遛彎兒放心多了。

  越來越多的優質醫療教育資源向副中心集聚。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主體東遷,安貞醫院通州院區開工建設;累計引進人大附中通州校區、景山學校通州校區、北京學校等17所市級優質教育資源。

  一年前,東直門醫院通州院區二期大樓正式開診,目前已有70余位知名專家來通州院區出診,極大解決了副中心居民看中醫難、看好中醫難的問題。2020年,醫院還獲批國家中醫熱病臨床研究基地項目。

  擘畫“十四五”,展望2035。北京城市副中心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的步伐堅定執著。

  新華社記者 駱國駿 關桂峰(新華社北京1月1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