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邁向全球創新網絡關鍵樞紐

2021-09-30 09:29:08|來源:北京日報|編輯:趙春曉

  原標題:中關村論壇促國際科創交流合作再上新臺階 北京邁向全球創新網絡關鍵樞紐

  剛剛過去的一週,世界目光再次聚焦北京。作為面向全球科技創新交流合作的國家級平臺,中關村論壇成功舉辦,展示了北京開放創新的城市形象,也釋放出我國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的強烈信號。

  在北京接收“未來”信號

  開幕翌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圖靈對話”亮相中關村論壇全體會議現場。如同親臨現場一般,得益於虛擬現實技術實現的裸眼3D效果,兩名2015年圖靈獎得主馬丁·愛德華·赫爾曼與惠特菲爾德·迪菲在舞臺上亮相,“面對面”探討前沿話題。

  戴上一款集合了可穿戴、機器視覺等眾多技術的智慧倣生眼鏡,低視力人群也能重見光明;不依賴植物光合作用,科學家們已經能夠直接將二氧化碳原料合成為澱粉,為工業製造糧食打開一扇窗;即便不懂複雜的人工智能演算法,未來也能像在手機應用市場下載應用一樣,便利地從“智網”中獲取AI能力。在2021中關村論壇的平行論壇和展覽現場,來自500多家中外企業的前沿技術展示,讓人們提前接收“未來”信號,觸摸到未來産業的脈搏。

  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將努力培育未來産業,構建智慧製造、大健康和綠色智慧能源等新的萬億級産業集群,佈局類腦智慧、量子計算、6G、未來網絡、無人技術、超材料和二維材料、基因與幹細胞、“雙碳”等未來産業。

  “中關村”精神照亮人才高地

  中國計算機事業的開創者之一、86歲高齡的原清華大學教授、紅旗551計算機核心研製者胡道元,以及中國第二代計算機技術代表人物、中科院計算所院士倪光南先後登上舞臺。在首屆全球企業家創新論壇上,當印著“理想之路——為中國科技自強而奮鬥!”字樣的火炬在二人手中相繼點燃,向三代科技人手中傳承點亮時,參會者無不動容。

  火炬傳遞的是事業,更是精神。當全球目光聚焦在中關村論壇,“中關村”三個字,早已不只是一個地名。在歷史進程中永葆創新勇氣、敢為人先,中關村如今已成長為令人矚目的創新高地,並穩步邁向全球創新網絡的關鍵樞紐。

  創新高地的打造,離不開人才支撐。在論壇期間,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揭曉,14位科學家、150項成果獲獎。值得關注的是,相較于往年,此次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獲獎成果中,基礎研究類獲獎成果數量大幅增加,數量佔比從9.7%提升至23.3%,在腦科學、單細胞組學、病毒學、雲邊協同、硅基光電子、低維材料等前沿領域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始創新成果。與此同時,神經網絡機器翻譯核心技術及産業化、高性能商用車燃料電池系統關鍵技術及産業化等一批成果推動北京高精尖産業體系加快形成。

  加速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世界級成果將在中國成群結隊出現!”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王磊在中關村論壇期間發出感慨。為了參與中國的“創新紅利”,這家跨國藥企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小目標:未來5年計劃投資100家中國的創新企業,並與本土藥企合作開發50款新藥。

  不願錯過與中國創新合作機遇的,除了跨國巨頭,還有千千萬萬的海外創新企業。“我們把自己比作俄羅斯的中關村。”在舞臺上亮相做自我介紹時,來自俄羅斯著名創新中心的斯科爾科沃基金會中國常駐代表柯煜靖神色中有一絲自豪。他和同事負責在俄羅斯企業與中國之間搭建創新合作橋梁,經常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眾多創新活躍城市穿梭出差,他們將在中國唯一的辦事處設在了位於北京海淀區的中關村創業大街。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人類唯有通過科技創新共同探索解決重要全球性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才能共同應對時代挑戰。“世界要共享疫苗,否則病毒將‘共享’世界。”在中關村論壇全球科學與生命健康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説。為應對新冠病毒持續變異、傳播力不斷增強等全球性問題,來自國內外的疫苗研發專家和生産企業共同“開門探討”,交流最新的新冠疫苗研發進展、不良反應監測、病毒變異研究等課題。

  重大傳染病防控、碳達峰與能源革命、數字化轉型與未來産業……面對全球發展的重大挑戰與機遇,全球各領域的“最強大腦”們齊聚中關村論壇,一同向科創要答案。

  北京市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北京將積極參與全球創新網絡,促進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出臺關於支持外資研發中心設立和發展的若干措施,支持國際創投機構在京發展。在開放科學實踐方面,北京將實施國際聯合研究項目,積極參加國際科技規則制定,開展生命健康、氣候變化國際大科學計劃,為促進全球科技創新交流合作作出新的貢獻。(北京日報 記者 孫奇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