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建設取得突破

2018-08-09 09:25:09|來源:北京日報|編輯:李玥

  白浮泉遺址加快騰退,通運橋、晾鷹台啟動修繕,南鑼鼓巷地區四條衚同啟動修繕整治,沿途多段水系將呈現出層次豐富的景觀廊道……今年,本市將聚焦大運河的源頭——白浮泉區域以及城市副中心區域,推進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建設。

  市發改委昨日發佈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建設工作推進情況,大運河文化帶的文物騰退、文保修復、文化設施、生態建設以及歷史風貌五方面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今年將聚焦城市副中心和白浮泉區域,抓好重大項目落地實施,抓好規劃設計、部分河段通航、綠道建設、統一全市大運河文化遺産標識等重點任務推進。

  源頭將現遺址公園

  説起“大運河”源頭,很多人可能想到的是通惠河。但在市發改委公佈的任務清單中,記者還看到了海淀區、昌平區的項目。經印證,大運河文化帶的源頭,將定位於昌平區白浮泉。

  按照新版城市總體規劃,本市將加強三條文化帶整體保護利用。其中,大運河文化帶將以元明清時期的京杭大運河為保護重點,以元代白浮泉引水沿線、通惠河、壩河和白河(今北運河)為保護主線。

  700多年前,元朝太史令郭守敬經過多年詳細勘測,取白浮泉引水匯至昆明湖,導入積水潭,最後經崇文門至通惠河。也因此,白浮泉被認定是元代京杭大運河最北端的水源,其遺址也在2013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記者還了解到,目前本市正在抓緊編制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規劃,遺址中的都龍王廟、九龍池等重點文物修繕方案已獲國家文物局批復。去年9月,佔地規模初定5.6平方公里的大運河源頭白浮泉遺址公園已啟動徵集設計方案。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白浮泉遺址騰退工作在加快推進,龍山度假村整體産權移交協議書籤訂後,已經有專職的工作組,負責移交後手續辦理、接收運行、文物保護和項目建設。

  醇親王府已定騰退清單

  從白浮泉起,經昌平、海淀、西城、東城、朝陽至通州,一路沿線上的重點文物也在陸續騰退。

  記者獲悉,目前,萬壽寺周邊搬遷騰退涉及的22戶住戶已有18戶簽訂搬遷協議,剩餘4戶已全部納入解危排險範圍。延慶寺周邊棚戶區改造實施方案已正式上報區政府,項目已取得多項意見函。

  已經鎮守西海北沿30年的郭守敬紀念館也將升級改造。同時,什剎海西海濕地建設工程已完成方案設計,來自西城區的消息顯示這一濕地明年就將完工。南鑼鼓巷等重點歷史街區也編制了風貌保護管控導則,南鑼鼓巷地區四條衚同修繕整治已經啟動,目前已經有12個整院完成騰退。

  目前,醇親王府、慶王府、會賢堂等什剎海周邊文物建築群騰退項目清單、騰退進度計劃及騰退後的文物修繕計劃已經完成。在朝陽,管莊片區結合安全隱患排查等工作,開展了違法建設拆除騰退,惠河汽配城已完成騰退。而在通州,八里橋騰退保護取得積極進展,新八里橋已完成建設項目的前期審批、方案優選、資金落實,立項評審已經展開。

  一邊加緊騰退,一邊推進文物保護修繕。如通州古城核心區保護,已形成《通州區“三廟一塔”景區及周邊區域規劃方案》初稿,啟動了古城核心區、張家灣古鎮、橋閘碼頭總體保護等相關規劃編制。有“一支塔影認通州”之美稱的燃燈佛塔,其主體修復工程已完工,通運橋、晾鷹臺等文物的修繕工作也已啟動。路縣故城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有序推進,已全面啟動遺址博物館建設需求意向書的編制工作。相關負責人還指出,大運河沿線標識系統統一工作也正在持續推進。

  多段水系有望通航

  水清岸綠的勝景,市民未來還有望在船上一覽。記者注意到,市發改委發佈的消息中,有3次提及“通航”。

  實現通航是傳承運河文化、復原運河功能的重要載體。今年6月,市發改委還赴通州區開展了北運河通州段遊船通航實地調研,推動大運河旅遊性通航。從2004年到2009年,通州區分兩期對北運河城市段進行了綜合治理,2013年進行了清淤,城市段11.4公里已實現旅遊觀光通航。正在實施的北運河通州段綜合治理,內容也涉及通航工程。

  此外,通惠河、蕭太后河治理中,充分考慮河道旅遊觀光通航需求,預留通航條件,水上航線與北運河航線接駁,滿足遊人泛舟觀景的需求。

  在水系治理上,目前通惠河朝陽段、壩河綜合治理和景觀提升工程加快實施,蕭太后河朝陽段實現貫通。大運河景觀環境品質進一步提升,蕭太后河源頭廣場、馬家灣濕地公園等重要節點如期完工,新增綠化面積175萬平方米,呈現出良好的整體環境效果。西海子公園二期項目已完成方案設計、測繪和監理招標。壩河水系景觀廊道項目已完成設計方案徵集,正在編制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