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 疏通科技成果轉化“堵點”

2019-12-12 11:01:43|來源:北京日報|編輯:尹紅燕

  本報記者 張航

  11月27日,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北京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明年1月1日起實施。《條例》疏通北京以往科技成果轉化中多個環節的“堵點”,舒筋活絡,賦予創新者更多自主權,為科技成果落地打通“最後一公里”。

  近年來,本市在中關村1+6系列先行先試的探索基礎上,又先後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新修訂發佈實施後,本市迅速啟動了科技成果轉化的地方立法,力爭將多年來探索的好做法和政策舉措上升為法律制度,更好地為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保駕護航。

  早在兩年多前,市科委會同市人大常委會教科辦、法制辦和市司法局聯合成立立法專班,深入全市科技園區、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科技仲介等密集“摸底”,與企業家、科技人員、科研管理人員等深入座談,查閱資料,蹲點實驗室,進一步梳理北京科技成果轉化的現狀和難題,找到亟待改進的“堵點”和“難點”,並一一在《條例》中給出解決辦法。記者日前專訪市科委相關負責人,詳解《條例》。

  堵  點

  科技成果與我無關,應用緩慢易錯失良機

  《條例》

  科技成果權屬可給成果完成人

  北京創新成果産出高度活躍,科研單位的諸多科技成果如果順利轉化,可以有力地服務國家、城市和市民。但因種種原因,很多成果只能“待字閨中”。

  摸底發現,成果權屬和收益分配問題,一直是影響科技成果轉化的老大難問題。市科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按照過去的思路,科研人員取得的研究成果,要麼歸國家,要麼歸單位,總之是“與我無關”。一旦遇到部門審批和單位拖遝,原本可以快速投向市場應用的科研成果,很可能就停留在一紙論文,被束之高閣。有的還錯失市場良機,不免讓人扼腕嘆息。

  “當年要是有這樣的條例,我那個5000萬元的項目,現在或許已經投産了。”本市一所“雙一流”高校的教授感慨著。幾年前,他有一項新能源利用科研成果引起了國內一家民營企業的關注,幾番交流後,企業有意購買該項成果,合同金額5000萬元。但按照當時的規定,科技成果轉化必須從學院、到學校,再到主管部門,層層審批。結果因為種種原因,審批流程時間較長。企業等不及,就放棄了。“對老師來説,發過論文、拿過專利,的確已經可以有所交代,但眼看著成果沒有投入市場,造福社會,還是很遺憾。”這位教授説。

  針對這一“堵點”,《條例》著力解決“有權轉”的問題。明確高校與科研院所可以將職務科技成果的知識産權以及和知識産權相關的其他權利全部或者部分給予科技成果完成人,並同時約定雙方成果轉化收入分配方式。允許高校院所可以將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比例提升至不低於70%,科技成果轉化獎酬不受工資總額和績效工資總量限制、不納入工資總額基數。

  《條例》賦予科技成果完成人一定條件下的自主實施轉化權。科技成果完成人可以自行投資實施或者與他人合作轉化科研成果。對於科技成果擁有者本人,《條例》設置了“鞭策”機制,明確政府財政資金支持的應用類科技項目,項目承擔者如果限時不轉化的,可以強制許可他人轉化。“這將有效避免科技成果轉化錯失良機。”市科委工作人員表示。

  《條例》還專門設計了包容機制,對於部分科研機構負責人擔心成果轉化被追責的問題,《條例》明確,單位相關負責人根據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履行了民主決策、信息公示、合理注意和監督管理等勤勉盡責義務,未牟取非法利益的,免除其在科技成果定價中因科技成果轉化後續價值變化而産生的決策責任,實現“免責”。

  堵  點

  界定模糊,醫生轉化科研成果難獲激勵

  《條例》

  明確醫生做科研也可享成果轉化激勵

  2016年,北京一家知名三甲醫院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獲得2500萬元收益,醫院打算將其中的70%獎勵給科研人員。這本是好事,但一到具體實施的時候卡了殼。醫院的科研、財務、人事還有審計等部門遵守審批程式,都表示需要上級審批確認。最終,本來能大大激勵科研人員的科研獎勵“泡了湯”。

  市科委等有關部門摸底發現,北京醫療衛生機構眾多,技術研發能力領先,不少大醫院的醫生,出診看病的同時也在積極開展科學研究,例如研發新藥、醫療器械等,以惠及患者。但過去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時,各單位對於醫療衛生機構能否享受成果轉化政策,醫生是否屬於科研人員,能否享受科技成果轉化相關激勵政策,卻界定模糊,説法不一,影響了他們的科研及成果轉化積極性。

  《條例》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確規定有關研發機構和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轉化規定也適用醫療衛生機構,醫生們可以充分享受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政策規定,這解決了科研人員“願意轉”的問題。

  北京大學醫學部的多位教授告訴記者,他們常年都是在臨床、科研兩頭工作,經常走出門診樓就去科研樓。挑燈奮戰,就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早日用上,為病人減輕病痛,順利康復。現在有了《條例》的支持,他們更可以大膽創新,將研究成果轉化應用。

  事實證明,來自醫療衛生機構的科研成果一旦轉化投入應用,往往能迅速被認可。例如骨科手術,需要非常精準的操作,北京積水潭醫院成功研發了一套骨科手術機器人系統,性能指標國際領先,相關專利轉讓給一家企業後,骨科手術機器人迅速在中國市場獲得認可,一大批需要骨科手術的患者獲得精準治療。

  堵  點

  科技成果轉化缺人才

  《條例》

  增保障,設職稱,留住人才

  三年前,面對較高的生活成本,從北京大學畢業的小李辭掉科研院所的工作,離開北京,前往南方發展。今年11月一天的下午,小李給記者發來微信:“我又回來了”。現在,小李在亦莊開發區的一家生物醫藥企業做研發工程師。“還是北京的科研氛圍好,隨時可以找到導師、找到實驗室。現在收入也更有競爭力了。”小李説,更重要的是,房子也解決了,“企業給我申請下了保障性住房”。

  市科委工作人員説,當前北京專門服務於科技成果轉化的人才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吸引國內外科技成果轉化專業人才的力度也不夠。原有的人才激勵及晉陞機制也不健全,專業服務人才流動較大,工作業績和成果在原有的職稱評價體系中不能充分體現,行業收入相對較低,發展空間存在“天花板”等問題。

  為解決這一“堵點”,北京市已先後為科技人才出臺了多項有關落戶、住房、醫療、子女就學等政策,加大力度吸引國內外優秀科技人才。為解決科技成果轉化人才職稱評價需求,今年9月,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委已聯合發佈試行辦法,首次增設技術經紀單獨職稱序列。北京成為全國首個單獨設置該專業職稱序列的省市。此次《條例》中也明確規定,設立知識産權、技術經紀等職稱專業類別。

  《條例》還規定市政府應當制定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和引進政策,現有人才政策同樣適用於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對引進的轉化人才要“留得住”。以人才入手,實現科研成果“轉得順”。

  堵  點

  好成果也愁“嫁”,新技術成果存在供需“錯位”

  《條例》

  加快構建應用場景,支持科研成果轉化測試應用

  作為海淀區屬規模最大、臨床科室最齊全的醫院,海淀醫院每年要接待大批市民就診。該院放射科負責人告訴記者,這裡每天接待病人超過500人次。其中CT、核磁掃描病人數超過一半,本著嚴謹的態度,每位病人的片子都需要醫生仔細看,大家的工作強度非常大,因此也迫切期待智慧技術的助力。

  事實上,因為醫療工作的特殊性,無法做到標準完全統一,多數是以個人從業經驗判斷,加之人體器官複雜等原因,如何把醫生從“片海”中解放出來,提升影像診斷的效率和準確率,已經成為不少醫院和科研單位攻堅的目標。

  與此同時,在海淀中關村園區,不少科創企業在人工智能醫學影像研究領域都已經有了不錯的成果,期待著在醫院得到應用。

  供需如何對接?

  海淀區衛生健康委在海淀醫院啟動了海淀區醫學影像人工智能項目的建設。海淀醫院副院長戴軼説,要基於圖像識別、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打造一個人工智能醫學影像分析平臺,將人工智能用到肺結核、乳腺結節篩查、胸部及骨關節病、神經系統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等日常診斷中,幫助醫生更精確的判斷,以改善醫生因經驗不同造成的診斷差異,減少因疲勞閱片造成的誤診和漏診。

  今年6月,市科委發佈了首批10項應用場景清單,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新技術新産品提供應用場景機會。海淀醫院的醫學影像人工智能項目就位列其中。

  此次《條例》將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場景建設予以制度明確。規定,市、區人民政府統籌制定應用場景建設有關規劃和政策,加快構建科技成果轉化所需的應用場景,支持科技成果轉化形成的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在本市測試、試用、應用,並依法提供其所需的數據開放、基礎設施、技術驗證環境、檢測標準、示範應用等服務,為其在本市落地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