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退耕還林 還出山綠民富

2018-01-31 15:55:20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陳晨

  人民日報訊: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19年前,陜西省延安市率先大規模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在黃土高原上掀起一場波瀾壯闊的“綠色革命”。

  凜冽北風挾裹著風沙肆虐,這是往日延安給人的印象,如今的延安,再不是遍地黃土的舊模樣。從黃到綠,再由綠而美,延安的退耕還林正上演升級版。

  刷顏值:綠色腳步進萬家

  來到白于山區吳起縣,汽車順著山路盤旋。翻過幾道深溝,長官廟鎮李溝村躍入眼簾。

  村民李志財閒不住,裹身大衣在果園裏修枝剪杈,“一入冬,瓦工活少了,剛好進果園忙一陣子。”順著果園眺望對岸山巒,灰白色沙棘林漫山遍野,一排排小油松掩映其間。雪白松青,煞是好看。

  19年前的山野,則是另一番景象。進了窯洞盤上腿,李志財的思緒回到1999年。“當時縣上通知農民,説要退耕還林。”他當時怎麼也想不明白,“祖先留下的地,不種正經莊稼,卻栽樹,樹能吃?”

  “春種一面坡,秋收一袋糧。”蕭索荒山、漫天風沙,曾是紅色老區的“黃色哀愁”。絕地求生,延安吹響綠色衝鋒號:19年來,荒坡植綠,退耕還林1077萬畝;森林覆蓋率由新中國成立時的不足10%,提高到如今的46.35%,植被覆蓋率達67.7%。

  退耕還林後,李志財拿到國家補貼,還騰出時間外出打工,種樹疑慮漸消。黃土高原上的造林熱潮像支魔法棒,染綠了延安的川梁溝峁。

  延安並沒有止步於此。

  “19年來,這片土地由黃變綠。現如今,我們要由綠變美。”延安市退耕辦主任仝小林指著山坡上的刺柏油松告訴記者,“新時代有新氣象,我們要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綠’。綠化要提質,老區要顏值!”

  “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産生活環境”,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話語,點燃了老區人民創建“美麗延安”的熱情。

  走進寶塔區馮莊鄉杜坪村,山體坡面上,連翹、紫丁香、常青樹高低錯落;水岸庭院邊,衛矛球等花灌木挺拔傲立。冬雪未消,藏起花木真顏;想必開春吐蕊,又是一川鬱鬱蔥蔥。

  敲開村民王立富院門,庭前幾株月季緊靠花椒樹,虬枝蒼勁。走進窯洞,一片綠色映入眼簾,綠蘿、吊蘭、萬年青偎在爐火旁,蒼翠欲滴。

  “小時候一入冬,村裏黃土落一層,哪還想著在家種植物,種也種不活。”王立富感慨,“如今後山變綠了,村裏漂亮了。看得人心情好,我也開始學養花了。”話音未落,老伴在一旁快人快語:“秋天剛下霜,他急忙把花盆抱進窯洞,生怕給凍壞了。”據了解,僅寶塔區馮莊鄉,植樹、栽花等便達30萬株。

  “要綠化,更要美麗,延安的綠色理念正在升級。”仝小林説,“歲月流轉,百姓對綠和美的認知,有了全新的維度。生態跨入新時代,也融入萬家新生活。”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