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生態保護建設持續發力

2018-02-22 10:02:46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責編:陳晨

  中國綠色時報訊:進入新時代,各地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有哪些創新舉措,如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各地政府工作報告給出答案。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是今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作出的承諾,顯示各地對生態建設和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這促使各地把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列為今後的重點工作。未來5年,天津將爭取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成為普遍實踐,綠色空間格局基本形成,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上海將加快建設更加美麗、更可持續的生態之城,讓低碳生活成為時尚,藍天白雲、水清岸綠成為常態。福建深入實施生態省建設戰略,做好“生態+”文章,堅定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河南提出,森林面積和蓄積量要穩步提高,生態環境明顯改觀。四川明確,生態文明建設要取得突破性進展,森林草原覆蓋率顯著提高,長江上游生態屏障進一步築牢。江西力爭到2022年,生態環境品質領先全國,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生態文明制度成果,成為生態文明建設領跑者。

  黨的十九大確定了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各地圍繞這一總體要求,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積極謀劃,為推進生態建設、保護生態環境作出各自部署。今後5年,河北將更加注重高品質綠色發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遼寧將健全生態文明績效考核機制,持續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浙江將高標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面實施生態文明示範創建行動計劃,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全面開展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建立健全環境保護獎懲機制、綠色發展財政獎補機制。福建將創新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創造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江西力爭到2020年,初步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吉林將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韆鞦。各地圍繞生態建設和保護,紛紛拿出具體措施,努力創造並保護好更多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今後一個時期,吉林將以東部森林、中部黑土地和西部草原濕地三大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為重點,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工程,全省森林覆蓋率力爭達到45%。浙江將加強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提升耕地、森林、河流、濕地、海洋等自然生態系統品質和穩定性。山東明確,將加大生態紅線保護力度,發揮公益訴訟作用,堅決守住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品質安全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線,絕不以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犧牲子孫後代利益為代價,換取一時一地發展。湖北將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重慶將開展國土綠化提升行動,實施重點區域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態修復,保護好三峽庫區和長江母親河。貴州將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保護,推進主體功能區建設,實施十大生態修復工程,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完成營造林2000萬畝,治理石漠化50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1.28萬平方公里。青海將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以五大生態板塊為抓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建設好三江源、祁連山國家公園,築牢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張興國 劉倩瑋)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