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劃建設“生態銀行” 促進閩北綠色發展

2019-06-10 17:25:02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責編:鄭思雯

  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綜合報道(郭佳惠):生態環境基礎對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和社會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成為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共識。

  福建省南平市地處閩北山區,自然、生態、文化等資源非常豐富,但是資源優勢未能有效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經濟發展總量小是典型的資源富集後發展地區。近年來,南平市委、市政府努力探索具有南平特色的綠色發展新路,創新建立生態銀行機制,促進産業優、百姓富、生態美,走出一條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發展路。

  2017年7月崔莉副教授第一次到福建南平市調研旅遊産業發展,面對南平市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和文化旅遊資源,了解到南平市委堅持綠色發展的決心,她欣然投身到南平市生態文明建設的行列,以自身學術背景,與南平人民並肩前行,在南平這片老區蘇區的紅地上,譜寫綠色發展的新篇章,把自己研究成果書寫在南平的山山水水之間。

  崔莉副教授畢業于北京林業大學生態學專業,她牢記“知山知水,樹木樹人”北林校訓,深刻把握‘山水、森林、人地’生態學的內涵,將生態學的思想始終如一地貫穿于她的教學和生態旅遊規劃的實踐中。2017年12月南平市委市政府全面提出“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建設生態銀行”的發展構想後,崔莉副教授承擔了《南平生態銀行試點方案》的設計和撰寫工作。作為課題負責人,她帶領課題組深入到南平各縣(市、區)調研山、水、林、田、湖、茶等自然資源,系統的提出了南平市“生態銀行”建設的理論架構和實踐試點方案,崔莉副教授定義的“生態銀行”並非金融機構,而是自然資源運營管理平臺,“生態銀行”是借鑒了商業銀行分散化輸入和集中式輸出的模式,通過對碎片化生態資源的集中化收儲和規模化整治,轉換成集中連片優質高效的資産包,並導入産業,委託專業化有實力的運營商運營,從而將資源轉變成資産和資本。“生態銀行”實質上是通過對生態資源的重新配置和優化利用,實現綜合效益最大化,也是生態産品價值實現的機制創新。

  不忘初心,奔跑追夢,心懷生態學的夢想,憑著一股執著韌勁,經過3個半月的持續艱苦工作,課題組完成了方案撰寫,2018年4月23日《南平生態銀行試點方案》論證會在國務院參事室舉行,崔莉副教授系統介紹了“生態銀行”概念、模式、支撐體系及運行難點,評審組組長由中國工程院沈國舫院士擔任,專家組成員由國務院參事室參事劉燕華、夏斌、張洪濤,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左小蕾、張玉香、何建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所長高世楫、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張麗平、城市與東方文化研究所所長楊曉東,著名旅遊專家肖潛輝等組成,匯集了自然資源、文化、金融、三農、旅遊等領域的頂尖專家。

  與會專家對南平“生態銀行”試點方案從頂層定位到實施細節進行了詳細的論證,一致認為,“生態銀行”在理論創新及實踐上大有可為,具有極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推廣價值。

  《南平生態銀行試點方案》論證會之後,南平市委市政府明確了順昌縣 “森林生態銀行”、武夷山市“五夫古鎮文旅生態銀行”兩個試點項目。為了更好地助推地方政府推進試點改革,2018年5月至今,課題組專家團隊進一步深入南平,針對順昌縣林業産業的發展特點與森林資源現狀,提出了搭建森林管理、開發、運營于一身的平臺,對碎片化、分散化的林權進行規模化收儲、整合、優化,通過深化集體林權制度與“生態贖買”改革,引入市場化資金和專業運營商,進行森林規模化、科學化管理經營,提高森林生態産品及價值,打通資源變資産、資産變資本的通道。

  由於“生態銀行”是一項自然資源産權改革的創新工作,如何結合地方生態産業實際,運用“生態銀行”這個轉換器,提高自然資源生産率是難點,在推動實踐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瓶頸,課題組專家團隊全身心投入這項創新工作中。據了解,為了讓幹部群眾更好的理解“生態銀行”,崔莉副教授分別在2018年7月、2019年4月在南平市委理論中心組擴大學習會上作了兩次報告,並深入到縣、鄉、村進行調研、訪談、座談,不斷完善試點方案。她表示,在這項工作過程中,也想過放棄,但每每都被南平幹部群眾銳意創新、勇於拼搏的幹勁所鼓舞,還有那顆“生態學初心”一直支撐著。

  在課題組謀劃和推動下,“生態銀行”解決了資産變資本問題,打通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路徑,設計“生態銀行”交易三個重要環節,即資源收儲環節、資産提質增效環節、産業資本導入環節,南平都取得了可喜的階段性成果,其中自然資源一張圖建立和“生態銀行”運營主體的建立為資本的進入打開了通道,南平已探索形成順昌“森林生態銀行”、武夷山 “五夫鎮文旅生態銀行”、建陽“建盞生態銀行”、延平巨口鄉“古厝生態銀行”等多種運作模式。

  回首紮根閩北大地的兩年時間,崔莉副教授用專業知識構建“生態銀行”自然資源運營平臺,推動生態産品價值實現;她躬身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負“知山知水,樹木樹人”的生態學初心。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