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喜見礦區變景區

2019-10-09 17:29:53  來源:經濟日報  責編:陳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內頁-文章圖片模板

  經濟日報訊:河北邯鄲峰峰礦區緊緊抓住國家資源枯竭型礦區轉型升級的政策優勢,在污染治理上持續發力,圍繞生態修復,強化精準治污,重點推進“修山、修地、修水、修氣”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走出了一條區域生態環境優美、城市宜居宜業、産業環保高端的發展之路。

  來到河北邯鄲峰峰礦區大社鎮老道泉生態濕地公園,只見碧水環繞、鳥語花香,哪會想到,就在半年前這裡還是一片高低坑洼、污水橫溢、雜草叢生的採煤沉陷區。

  峰峰礦區大社鎮黨委書記柴風翔告訴記者:“將礦區採煤沉陷區打造成風景區是我們資源枯竭型礦區轉變發展方式的現實路徑。現在,全區已有多處成功範例。”

  峰峰礦區區委書記牛穎建告訴記者,經過5年持續不斷的創新創造,峰峰這個資源枯竭型礦區轉型升級有了顯著成效,已經走出了一條區域生態環境優美、城市宜居宜業、産業環保高端的發展之路。先後獲評“中國十佳特色旅遊文化名區”“中國最美生態文化旅遊名區”等。

  生態轉型再造青山綠水

  作為資源型老礦區,峰峰礦區蘊藏著豐富的煤炭、陶土、石灰石等礦産資源,冀中能源峰峰集團、金隅太行水泥、邯峰電廠等國有大中型企業落戶域內,是全國聞名的煤炭、陶瓷、建材、電力工業基地,有“煤海、瓷都、水泥城”之稱。從2014年開始,隨著本地資源的枯竭和國家嚴格實施去産能、治污染産業政策,該區傳統産業鏈條受到衝擊。

  轉型發展,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生態環境問題。過去地下挖煤、地上採石帶來的一系列生態環境負面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日益凸顯。據該區自然資源與規劃局工作人員李惠明介紹,縱貫城區南北的鼓山山脈因採石變得千瘡百孔,地質災害隱患突出,植被破壞和水土流失嚴重;採煤沉陷區地表塌陷、斷裂帶星羅棋佈;一座座光禿禿的矸石山雨天流黑水、晴天冒黃煙。

  面對嚴峻形勢,峰峰礦區緊緊抓住國家資源枯竭型礦區轉型升級的政策優勢,在污染治理上持續發力,圍繞生態修復,強化精準治污,重點推進“修山、修地、修水、修氣”工作。

  全面實施“礦山禁採”,先後投入7.6億元實施裸露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工程,按照“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建則建、宜景則景”的治理理念,採取“生物治理+工程治理”的辦法,通過分級削臺、砌溝築坎、客土回填、引水上山、削坡平整等措施,消除採礦痕跡,為露天礦山“祛疤療傷”。目前已修復完成域內80%的露天礦山,並通過覆土綠化、轉移填埋等方式,對16座矸石山全部實現抑塵治理。2018年全年完成造林綠化4.8萬畝,全區森林覆蓋率比3年前提高了6個百分點。修復後的北響堂森林公園晉級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南響堂森林公園、響堂生態谷等一批山體公園建成開放。

  在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方面,累計投入資金約7.8億元,治理面積7.6萬餘畝。強力推進“雙萬畝”工程,域內11個鄉鎮打造了11個生態濕地修復工程和11個千畝片林。按照貼近水源、貼近交通、貼近人群的“三貼近”理念,充分利用溝渠坑塘,引入地表徑流、工礦疏幹水,本著“綠美交融,拓展水面”的原則,涵養水源,增加綠化面積。除了清泉公園,白鷺成群的老石峽生態濕地公園、獨具磁州窯特色的羊角鋪生態濕地公園、依託九侯古城文化的九侯濕地公園等11個濕地公園分佈于各個鄉鎮。

  強力推進水污染防治,建立完善“1+12”治水政策體系,水源地內149家畜禽養殖項目和4個工業企業全部關停取締,滏陽河斷面水質優於國家Ⅲ類標準。

  創新措施,運用壓煤、優企、降塵、控車、治礦等多種手段全面進行大氣環境治理,空氣優良天數由2015年的68天增加到2018年的158天。

  將打造全域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作為産業轉型的重頭戲,旅遊産業成為峰峰的發展亮點之一。2017年,峰峰投資60億元,打造了29個景區景點,形成了龍頭帶動、多點開花的全域旅遊新格局。同時,不斷釋放文化和旅遊的疊加效應,借助“旅遊+”模式,打造大型主題山水實景演出,使全域旅遊可看、可品、可賞的元素更加豐富。2018年,峰峰接待遊客數量突破1200萬人次,綜合收入突破130億元,分別比2016年增長142%、422.6%。

  城市轉型突出宜居宜業

  “過去,由於城市建設讓位於資源開採,導致峰峰礦區城市規劃不科學,城鄉交錯,‘臟亂堵’問題突出。”峰峰礦區經貿工委原書記杜良盛説。

  為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徹底改變陳舊落後的城市面貌,峰峰礦區圍繞新型城鎮化目標,兼顧老城新區,持續完善基礎設施、拓展建設空間、優化城區佈局,全力打造健康宜居、時尚現代的魅力新城。

  推動老城有機更新。在總面積約28平方公里的主城區啟動“九路一橋”等重點道路工程,在黃金地段騰出空間7.7萬平方米,建遊園、修廣場、增綠地、設停車場,新增遊園綠地面積5.2萬平方米,以兆豐廣場、英雄廣場為代表的13個主題廣場、綠色遊園項目嶄新亮相,成為群眾喜愛的“市區綠肺”和“城市會客廳”,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穩步推進,擁堵、跼踀、少綠的“煤城印象”一去不復返。

  致力新區優化升級。集中啟動北部新區棚改徵遷,圓滿完成9個整村6000余戶的徵遷任務,累計徵遷面積150多萬平方米。目前,近萬套回遷安置房已開工建設,一批配套項目已全面啟動,全長90公里的“五縱五橫”路網初步建成,總面積約30平方公里的北部新區城市功能日趨完善。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近3年共打造22個省級美麗鄉村,1個中國最美鄉村,6個中國傳統村落。去年以來累計投入2.84億元,針對農村垃圾、污水、廁所等治理短板,實施“九個全域”工程,一個又一個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特色鮮明、宜居宜遊的美麗鄉村呈現在人們眼前。

  産業轉型走向精深高端

  在峰峰礦區省級經濟開發區內,施工場面熱火朝天,中擎創(邯鄲)電子信息産業園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的廠房正在加緊建設中。中擎創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該項目為産業鏈終端項目,總投資10億元,年産平板電腦、手機、智慧穿戴等産品230萬台(件),可吸引上游産業鏈企業集體入駐,從而形成電子信息産業集群。項目全部投産後,預計年産值可達31億元,帶動就業1000余人。

  以生態環保為尺子,近年來,峰峰對産業結構進行了大調整。他們在淘汰落後産能方面做“減法”,鋼壓減67%,鐵壓減55%,焦化壓減560萬噸;培育新興動能做“加法”,制定實施“1231”發展戰略,即扭住老工礦區轉型升級這條主線,驅動省級經濟開發區和北部新區兩個引擎,做強新材料、新型裝備製造、新興服務業三大産業集群,打造一個以“滏源福地、瓷韻響堂”為名片的全域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

  新材料方面,大力發展聚苯醚、新型建材等前沿科技項目;新型裝備製造方面,積極發展不銹鋼、精密鑄件等鋼後鏈條産業;新興服務業方面,重點加快商業綜合體建設。特別是把電子信息産業作為轉型升級、高品質發展的主攻方向,瀋陽機床5D智造谷、中擎創(邯鄲)電子信息産業園等優質項目先後落戶峰峰。預計到2025年,峰峰將成為年産值超百億元的京津冀新型電子産業製造基地。

  “目前,全區48個重點項目開工在建或竣工投産,産業層次不斷升級,主導産業支撐和拉動能力明顯增強,産業結構實現了‘揚長補短、由黑變綠、由重變輕、由粗變精’。全方位的轉型升級讓峰峰經濟出現了高品質持續增長,2018年實現財政收入27.89億元,同比增長16.8%。”(作者 宋美倩  武君苗)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