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茫茫 有我守望

2019-12-18 10:28:27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陳晨

  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是我國唯一集中連片、面積最大、緯度最高、保存最為完整的未開發原始林區。

  過膝的積雪、鏡面般的冰路,凍得硬邦邦的麵包、帶著冰碴的水。在這片人跡罕至的地方,一群平均年齡不足30歲的年輕人,克服各種困難,執勤巡查、打擊盜獵,守護著這裡,為築牢祖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奉獻青春。

  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位於祖國版圖雞冠頂部。這裡,是我國唯一集中連片、面積最大、緯度最高、保存最為完整的未開發原始林區。

  勘查火因、野外駐點、打擊盜獵、執勤巡查。一群平均年齡不足30歲的年輕人,默默守護在這片人跡罕至的林海裏。他們,就是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公安局騎警大隊的隊員們。

  勤務點時不時有棕熊造訪 ,冬季用水到河裏砸冰。

  “騎警大隊組建初期與馬有關。由於北部原始林區基本屬於無人區,公路網密度低,甚至有8個林場不通路,許多地方只能步行前往,為此,我們專門配備了馬匹供隊員們騎乘、馱物。”從警20年的騎警大隊大隊長王志棟介紹,成立於1999年的北部原始林區森林公安局,管轄面積近百萬公頃,由於警力不足,加之林區內大多沒有公路,車輛無法駛入,為提升執法效能,這裡成立了全國森林公安序列的首支騎警隊伍。近年來,隊裏還引進了雪地摩托車、越野車,民警的“坐騎”得到極大改善。

  一路顛簸,塵土飛揚,車行至一處交叉口,只見一頂能容納四五人的警用帳篷、一輛綠色林業房車背靠大山、面朝小河,這便是阿巴河警務站。

  27歲的警員劉延東從房車內走出來,黝黑的面龐略帶疲憊,交談起來卻有一股遮不住的精神勁兒。

  “一般我們兩三個人需駐紮15天,開展巡查管護、打擊盜獵、檢查車輛等工作,近期由於修路施工,過往車輛、人員較以往增多,便多待了10天。”小夥兒憨厚地笑道,今天終於可以回駐地了,“想趕快回去洗個熱水澡、理個發,換身乾淨衣服”。

  “我們在戶外設置2至4個執法勤務點駐紮,其中最遠的距離駐地有150公里。”準備接替劉延東駐紮的徐志強補充道。説話間,一輛車駛近,他倆趕忙上前,查看車輛人員是否具備入山通行證件,有沒有攜帶狩獵、捕魚工具,是否配備了滅火器、防火帽等防火裝置。

  原來,今年8月,一頭棕熊常常定時循著飯菜香味來到阿巴河警務站,翻找垃圾堆中的食物。有天晚上,棕熊還闖進帳篷抱走了一桶豆油。為了安全,民警不得不放棄帳篷,進入房車,緊鎖門窗。

  “現在你看不到棕熊了,估計它冬眠嘍。”劉延東笑著講到,“其他警務站也時常有棕熊造訪。”

  臨近中午,進入房車,只見車內煤氣爐、床舖、電視、餐桌等生活用品齊全。食物全靠隊裏定期補給,除了米麵油,多是洋蔥、土豆、卷心菜等易於保存的蔬菜,一些不會做飯的隊員如今也都成了“大廚”。

  劉延東邊做飯邊説,生活用水要到附近橋下的河裏去取,冬季要將已凍成冰的河水砸出冰塊,放在爐火上加熱取水,“用電主要靠太陽能和發電機。山上信號差,每次下山,手機都會被各種信息轟炸到‘爆’”。

  不少盜獵者聽説騎警隊在巡邏,嚇得不敢來了。

  在北部原始林區,目前有已知野生脊椎動物287種,其中國家一級、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共50種,為了打擊盜捕盜獵,每週的例行巡查成了隊員的重要工作。

  28歲的蘇群澤由於表現優異,被任命為中隊長。今年1月,他和隊友們在零下40多攝氏度的極寒天氣下,進行了為期7天的專項武裝巡查行動。

  有路開車,沒路步行。然而,林區內僅有的幾條可供車輛行駛的山路卻暗藏危險,每逢雨雪便泥濘不堪,行駛在陡峭懸崖邊時,稍有不慎便可能掉入深淵、車毀人亡。冬季山路上更有一個個由山泉水不斷堆積而成的“冰包”,為防翻車,民警們必須攜帶鐵鍬、油鋸等工具進行清理。往往一天200多公里的巡查車程,需要9個多小時才能完成。

  他們背著10公斤的行囊,面對過膝的積雪、鏡面般的冰路、藏在雪裏的樹枝,時刻要小心摔跟頭的危險。凍得硬邦邦的麵包、帶著冰碴的水、咬不動的牛肉乾,是他們的口糧。

  “不少盜獵者聽説我們騎警隊在巡邏,嚇得不敢來了。正是因為大家的付出,近年來林區盜獵盜捕現象幾近絕跡。”蘇群澤説。

  勘查火因,則是這群年輕民警的另一項重要工作。今年由於天氣乾燥,林區迄今發生25起森林火災。常常是勘查完一處火場,就要馬不停蹄轉戰另一處。

  今年7月的一天,淩晨4點,天剛濛濛亮,趁著清晨氣壓和溫度低的有利條件,32歲的于金盛和28歲的額爾德木圖,一同前往撲滅不久的毛河火場進行火因勘查。驅車一小時後,抵達火場附近,帶好補給和裝備,步行進入火場。

  “有時撲火隊提前進入火場,會留下踩出的道路,便好走些。如果沒有,就要我們自己開山尋路,走獸道,找緩坡,繞溝過塘、避開沼澤,一天走20公里也是常事。”額爾德木圖説。

  行走兩小時後,一處兩公里寬的大沼澤擋在他們面前。為儘早完成任務,只能踩著沼澤上的塔頭、草甸緩步前進,結果于金盛一不小心,一腳踩空,整個人陷進齊腰深的沼澤中,額爾德木圖連忙上前,用力將早已滿身泥水的于金盛拽出。短短1公里路程,硬是走了3個小時。

  除了沼澤,倒木、蜱蟲叮咬、突遇火頭更是隊員們常面臨的危險。“我們深入火場內部尋找起火點,判斷起火原因是自然還是人為,這裡多為雷擊火,但尋找雷擊木常常要好幾個小時。”于金盛介紹。

  一天任務結束,耗盡體能的眾人回到駐點,不顧腳上磨出的水泡,倒頭便睡。第二天,他們還要再度出發,奔赴火場調查火因。由於勘查火因表現出色,于金盛、額爾德木圖、蘇群澤三人分別榮立個人三等功。

  這裡的美景永遠都看不夠,更想把它保護好。

  在北部原始林區森林公安局局長于偉奇眼裏,這些年輕警員就像他的孩子一般,“隊員都是背井離鄉,有的新婚不久,有的孩子剛牙牙學語,為了讓年輕人工作更加安心,我們從各方面提高了警員的待遇,加強保障”。

  “原先我在旗縣社區工作,後來報考公務員時看到這裡招收十幾人,就想試試,沒想到這麼遠的地方,居然有六七百人報名,競爭十分激烈。”隊員徐志強回憶。

  隊裏統一食宿,徐志強每月收入6000元左右,月底還能攢下不少。他打算明年1月和相戀4年的女友結婚,“我家離駐地很遠,來回就要四天,每次駐紮執勤攢下的輪休假期大半都浪費在路上,可我女朋友説,總得有人保護這片森林,她的支持讓我十分欣慰。”

  除了薪酬待遇,局裏還從專業技術、技能崗位和職務等方面為年輕人提供機會。“我們會選送隊員前往專業院校進行刑事照相、痕跡檢驗、圖像偵查、法醫等培訓,提升民警的專業技能,打通技術人才晉陞通道。”于偉奇介紹。

  29歲的郝丙賀,去年被選送到瀋陽參加了三個月的訓犬學習,並帶回兩條專業警犬加以訓練。“警犬對於追蹤隱藏在地窖、窩棚裏的盜獵者以及搜尋、檢查獵獲物,十分有效。現在一條警犬已經可以實戰,另一條還在加緊訓練。”郝丙賀講到。

  今年8月,小郝和他的警犬搭檔“獵豹”有了用武之地,當地滿歸林業局一位工作人員走失,小郝立刻放棄休假,投入搜尋。該名人員走失已50多個小時,小郝和“獵豹”圍繞著其居住的塔房、以100至150米為半徑,進行氣味搜索,最終確定了走失路徑,找到了走失人員。

  “警犬訓練讓我對工作更加熱愛,也讓我對未來發展有了更好的規劃。”小郝説。

  “剛來時對林區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待久了就有了一絲厭倦,感覺整天都是樹,幾天都見不到一個人。可忽然有一天,發現自己已經徹底愛上了這片林子,這裡的美景永遠都看不夠,更想把它保護好。”徐志強講道。(記者 張棖)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