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一條清水長廊伴隨萬千變化

2019-12-27 09:55:37  來源:中國環境報  責編:陳晨

  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滿5週年,沿線城市在治污攻堅中謀轉變促發展,多重生態效益逐漸顯現。

  北京五棵松地鐵站內一如往常。站臺上,列車呼嘯著穿梭而過,來往的行人步履匆匆。很難有人察覺,距離站臺之下的3.67米處,兩條世界級巨大混凝土涵道橫貫而過,來自千里之外的滔滔江水,由此奔騰北上。它們一路穿行,從地下上百條縱橫交錯的管線中流過,經過河流、湖泊,最終流向千家萬戶。

  自南向北汩汩而來,這澎湃流水承載的正是史無前例的超級工程——南水北調。不覺間,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已滿5年。

  5年間,長江之水源源不斷匯入淮河、黃河和海河流域,如今,已經在中國的版圖上勾畫出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水網格局。

  南方的水來了,北方越來越多的人告別了長期飲用高氟水和苦鹹水的歷史。如今,北京的10杯水中,就有7.5杯水來自於南水。

  南方的水來了,北方的河也“活”了,接近300億立方米的調水量讓沿途一度乾涸的河湖重煥生機。如今,河北省12條天然河道得以階段性恢復,北京密雲水庫蓄水量實現了自2000年以來首次突破26億立方米。

  浸潤一方水、療愈一方人。南水北調的效能還在不斷擴大。“先節水後調水,先治污後通水,先環保後用水”,伴隨一江清水北上的同時,更加科學的治水之策被源源不斷地傳送到沿途各地,一種新的治水思路和理念得以盤活。共謀綠色轉型之路,促進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在各地次第展開畫卷。

  治水:讓綠色轉型成為現實

  千里調水,水質是焦點。南水北調能否成功,關鍵在治污。

  根據專家論證,東線一期工程通水前,全線化學需氧量入河量需削減29萬噸,削減率82%;氨氮入河量需削減2.8萬噸,削減率84%。

  形勢嚴峻不言而喻,然而水質達標也是“南水北調”的底線,“先治污後通水”作為基本原則不容動搖。

  為保一江清水北上,唯有攻堅克難。對於沿線城市來説,陣痛在所難免。而關停、淘汰,首當其衝,卻也因此成為保障入流河道安全的第一道關卡。

  自東線工程開工建設以來,因為污染物排放不達標,山東痛下決心關閉700多家造紙廠,江蘇關閉了800多家化工企業。水面上,兩省約4000艘水泥船和2.4萬台船用挂槳機相繼被淘汰或拆改。中線水源地丹江口水庫上游流域,紛紛將採礦冶煉、黃姜生産、汽車電鍍等眾多排放不達標的高污染企業一一關停。

  破舊立新,在淘汰落後生産力的同時,提升治污能力也在不斷推進。幾年間,東線工程沿岸的江蘇省沿線就建成了17座船舶垃圾收集站、43座污水(油)回收站。截至2014年,中線工程沿線城市的污水處理廠由5座增長到174座,垃圾處理場則由1座增至99座。

  奇跡終於出現。2012年,累計實施426項治理工程,東線工程通水前夕,沿線主要污染物入河總量削減85%,全線36個監測斷面全部達標。這是由被動治污到主動治污的轉變。這中間,更新觀念是前提,調整産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關鍵。實踐中,越來越多的城市意識到,也做到了。

  作為造紙大省的山東完成了綠色轉型的“脫胎換骨”,通過實施更加嚴格的排污標準,非但沒有桎梏企業的發展,反而促進了産業升級。從最多時的近千家造紙企業到目前的幾十家,企業數量雖然減少了,但産業規模卻是原來的3.5倍,造紙業技術水準更是至少領先全國5年。

  作為老工業基地的江蘇省徐州市,産業結構完成由重變輕,全市162家企業5年來開展清潔生産,直接經濟效益達11.66億元。

  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河南省南陽市,正在以“保水質、促轉型”為主線,通過深入推進與北京的戰略協作,構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格局。12月6日,南陽與北京簽約7個重大合作項目,未來兩地將在光電産業、養老産業、光控先進製造業等方面進行更多的合作。

  因水而治城,以水促發展,“南水北調”提供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越來越多的城市正在蛻變,一條條綠色轉型之路正在綿延伸展。

  護水:保一江清水永續北上

  自中線工程通水至今,輸水水質達到Ⅰ類的斷面比例已經從30%增長到80%,歷時超過8年的水源保護工程效果開始逐漸顯現。如何維持並進一步打開局面,護水變得尤為重要。

  如今的丹江口庫區周邊,已是林木成群。在這裡,巡邏隊員隨時清理打撈水面雜物,監控探頭時刻守護著水庫,水質變化盡在掌握。設專人,配專業設備,甚至成立專業機構,已經成為更多城市護水的標配。

  在水源地南陽市淅川縣,5年來,千人護水一直在行動,專門成立的5支專業護水隊、2000人分赴城區和水庫碼頭,全天候開展水面巡查、庫區執法和打撈漂浮物。在北京,南水北調調水運行管理中心每天都有技術人員24小時不間斷值守,以保障工程的安全運行。

  這些專業人員的配備,不僅能夠強化日常巡查和監督管理,保護水質安全,更能以實際行動感染、教育身邊人,推動形成全民護水的文明新風。

  除了以人護水,實踐中,更不乏一些以機制護水的創新舉措。從2017年起,豫鄂陜三地4市檢察機關建立了跨區域檢察協作機制。通過召開聯席會議,與地方黨委政府及行政執法部門主要負責人共謀中線水源區生態保護之策。

  設定岸線保護區和控制利用區,則從源頭規劃上保障了水質安全。2013年以來,揚州沿東線輸水廊道規劃建設了1800平方公里的生態走廊,將沿江岸線的82.4%劃為岸線保護區和控制利用區,沿江縱深一公里範圍內3.86萬畝土地列入限制和禁止建設區,實現了水源地生態保護從“一條線”到涵養“一大片”。

  許多沿線城市還進行了庫周生態隔離帶建設,規定在庫區周圍1公里範圍內不允許種植需要施農藥、化肥的作物。

  除此之外,水質中心、實驗室、自動監測站的建設,完善了工程日常監測網絡。應急預案、處置手冊、應急演練,更加規範了工程應急管理體系的建設。

  南水北上實屬不易,守住一江清水永續北上,尤為必要。從人員配備到體制機制創新、全面護水行動的推進,標誌著南水北調水質保護工作從此進入了制度化、規範化、全民化的新階段。

    用水:促區域協調發展

  在不斷探索恢復生態、保護環境的綠色發展新路中,南水北調工程帶來了巨大的應用價值。

  曾經一度,由於水量短缺、水體污染,可用的地表水所剩無幾,讓身處華北平原之上的人們不得不超采地下水、回用再生水,甚至通過擠佔水源來填補龐大的用水缺口。

  南水進京之前,北京市地下水位曾經連續16年下降,甚至出現平原地區的地下水位以每年1米的速度持續下降。在泉城濟南,地下水的嚴重超採曾令一些泉眼停涌。

  如今,南水已經成為北京、天津、石家莊、鄭州等沿線大中城市的供水“生命線”。相較2015年,北京市平原地區地下水水位已經上升了3.16米。

  除了補充地下水,對河流進行生態補水也是南水北調的一大應用。如今,中線工程向受水區20多條河流進行生態補水11.6億立方米。斷流近40年的滹沱河實現了復流。河北省12條天然河道得以階段性恢復。

  中線工程還持續為白洋淀及其上游河道進行補水。2017年4月,白洋淀淀區水位為8.45米,水面面積為262.61平方公里。而到了2018年12月,淀區水位為8.85米,水面面積已達309.789平方公里。

  不僅僅是補充地下水,“南水北調”更是惠及了民生。中線工程通水5年來,丹江口水庫水質一直穩定在地表水Ⅱ類以上,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億人。如今,天津14個區居民全部喝上南水;河南受水區37個市縣全部通水,鄭州中心城區自來水八成為南水;河北80個市縣用上南水。

  東線一期工程建設後,京杭大運河成為一條自黃河以南直至長江全線都可通航的“黃金水道”,新增運力達到1350萬噸。有人更是形象地説,這相當於在水上架設了一條新的“京滬鐵路”。

  南水北調本身就是一個奇跡,同時,也在不斷見證著奇跡的發生。未來,更多的水將會自南而來,如何用好南水,等待著我們創造更多的奇跡。(作者 閆海超)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