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破人員流動壁壘 鼓勵技術人員多形式創業
中新社北京7月5日電 (記者 杜燕)北京打破人員流動壁壘,啟動專業技術人才“共享”新機制。今後,北京鼓勵高校、科研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兼職或在職創業,甚至允許離崗創業。
5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佈《關於支持和鼓勵高校、科研機構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支持高校、科研機構的專業技術人員“六種模式”下的創新創業,即兼職、在職創辦企業、在崗創業、到企業挂職、參與項目合作、離崗創業。
記者了解到,北京曾在2014年發佈《北京市高等學校、科研機構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崗位實施細則》,僅是在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內專門設立以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為主要職責的專業技術崗位,與企業進行産業化合作以及知識産權管理工作。
此次發佈的《實施意見》,旨在更廣範圍支持高校、科研機構等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開展成果轉化。
根據《實施意見》,高校、科研機構不僅可以專門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崗位,讓科研人員與企業進行産業化合作等,更允許技術人員可以利用本人及其所在團隊的科技成果,在業餘時間到與本單位業務領域相近的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機構兼職,或是在職創辦企業。
北京還允許攜帶科研項目和成果,離崗創辦科技型企業,或到企業開展創新創業工作。離崗創業期限一般為3年,因特殊需要延長到5年。
《實施意見》還明確,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六類創新創業活動時,可以兼職取酬。離崗創業人員離崗期間,可保留相應的基本工資待遇和社保相關待遇;與此同時,創新創業期間取得的業績,可作為創業人員崗位晉陞、考核獎勵等的重要依據。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處長辛向陽指出,此次集中出臺的組合式創新創業支持政策,破除了人才體制壁壘,打破對人才的束縛,真正實現人才的“共享模式”。同時,讓專業技術人員在“走出去”創新創業時再無後顧之憂。
此外,《實施意見》還支持高校、科研機構等事業單位聘用有創新實踐經驗的企業家、科技人才、管理人才、海外高水準創新人才來兼職。
辛向陽強調,《實施意見》暢通了人才進、出通道,實現了人才“出得去、回得來、用得活、管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