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演藝區:白天不懂夜的“熱”

2017-08-30 09:20:26|來源:北京日報|編輯:李玥

天橋演藝區:白天不懂夜的“熱”

天橋演藝區:白天不懂夜的“熱”

天橋藝術中心。本報記者 武亦彬攝

  中午11時48分。

  一條毛毛蟲從天橋南大街市民廣場的花壇爬出來,用了大約三分鐘爬過了六七米寬的人行道,到了馬路邊。看著眼前車來車往的馬路,它似乎有些膽怯了,猶豫片刻乾脆折返回了花壇,回到天橋演藝區的懷抱。

  天橋演藝區位於北京中軸線上的天橋地區,這片區域早在20世紀初就是北京民俗文化集大成者,活躍著各種傳統藝人。如今,面積達2.07平方公里的天橋演藝區是對比美國百老匯和英國倫敦西區建成的演藝集聚區,僅僅在天橋南大街這一帶,就有天橋藝術中心、天橋劇場、北京雜技團劇場、德雲社等8個大小不一的劇場。2015年落成的天橋藝術中心和天橋藝術大廈,更加引人矚目。前者填補了北京南城沒有大型劇場的空白,以高質演齣劇目成為北京文化新地標;後者主要是為天橋演藝區服務,吸引文化企業、文化名家入駐該區。

  對毛毛蟲而言,在這樣的都市核心地區的旅行往往充滿了危機,可是這條毛毛蟲的旅途卻是非常安全的,因為在它奮力前進的五六分鐘裏,這條人行道沒有一個人走過。

  “酒旗戲鼓天橋市,多少遊人不憶家。”天橋地區曾經是北京最熱鬧的區域之一,吃喝玩樂應有盡有,“天橋絕活”更是對戲曲、曲藝、雜技等藝術的發展有過重大貢獻。天橋市民廣場上立著幾個天橋藝人的雕塑,鋼鐵的雕塑活靈活現地再現了當年天橋地區撂地藝人的形象,拉洋片的“大金牙”、數來寶的“曹麻子”、説相聲的“窮不怕”、耍中幡的“王小辮”都讓人仿佛回到了百年前熱熱鬧鬧的天橋。

  正午時分,天橋南大街上車來車往,位於路西的天橋藝術中心、天橋藝術大廈、天橋市民廣場在初秋太陽的微微炙烤下,顯得有些孤獨。偶爾經過的行人,要麼去往公交車站,要麼去北緯路路口的公交一卡通窗口充值,似乎沒有人關注這幾個龐然大物。兩個騎著共享單車的女孩在南緯路的路口等待紅綠燈時,指著北側的天橋藝術中心説:“咱們晚上可以來這邊看看有什麼演出,現在白天沒什麼可看的。”

  天橋藝術中心門前,一家專門出售三明治的快餐廳裏,三四個服務員站著,沒有一個顧客。緊挨著快餐廳的是頗有格調的模範書局,書店員工説他們剛剛試營業一個多月,白天主要的人流來自對面自然博物館的遊客,“暑期遊客多,我們這裡也能吸引一些遊客進來,每週一自然博物館閉館,這裡也會變得冷清。”

  到了17時,氣溫開始降低,天橋藝術中心將太陽擋在了西側,在樓宇投下的一片陰影裏,“黃牛”們開始向路過的行人兜售晚上的演出票。

  市民廣場四面鐘的南側,一群玩滑板的少年聚集起來,開闊平坦的場地讓他們可以自由揮灑,挑戰各種高難動作。市民廣場周圍的臺階,既有附近居民帶著孩子騎自行車,也有一些路過的遊客在歇腳,大人們疲倦地坐在臺階上,不知道累的孩子跑來跑去。

  市民廣場向北是北京雜技團劇場和德雲社。18時20分,雜技團劇場,一場非遺皮影表演開始入場;德雲社的售票處早早就挂出了今日票已售完的牌子,售票員在緊閉的窗口後面整理著什麼東西。有慕名而來的遊客買不到票,只能看看墻上郭德綱和于謙演出的照片。

  當落日的余暉漸漸消散,街燈亮了起來,整條街都換了一副模樣。

  市民廣場的四面鐘散發出柔和的光芒,一群統一穿著紅色上衣的阿姨帶著音響來到四面鐘下,“你是我的妞你往哪兒走……”通俗的歌詞,以巨大的聲響播放出來,顯得更加“震撼”,讓滑板少年迅速“撤退”。對面綠化帶裏,自帶便攜卡拉OK的阿姨原本高調的歌聲也被壓了下去。

  天橋南大街的人行道,似乎也在夜色中復活。川流不息的人群,或是騎著共享單車的“騎士”們,從位於珠市口的地鐵站口走了過來,人群到了北緯路路口分成兩股,一股右轉去看德雲社的相聲,一股穿過紅綠燈繼續南行到天橋藝術中心。在人群的必經之處,是一個出售各種流行或經典圖書的小地攤,經常有路過的人忍不住停下來看幾眼。

  天橋藝術中心米色的格柵式的外立面,從空隙間透出紅色的光芒,在夜色中格外顯眼,像一塊磁石吸引著人群聚集在它的周圍。開業近兩年來,這裡已經上演270多個劇目,演出1100余場,吸引觀眾63.8萬人次。

  來早了的觀眾,有的先去旁邊的快餐店買三明治果腹,白天冷冷清清的店面這時排起了不短不長的隊伍;有的觀眾則聚集在天橋藝術中心入口前的小廣場,這裡儼然成了一個小小的社交場,偶遇的老朋友們在這裡親熱地打招呼,等待同伴的觀眾站在大大的演出宣傳海報前打電話;“黃牛”和兜售小玩具的遊商也更多了。

  這種熱鬧有些短暫,前後不過一個小時的時間,隨著19時30分演出開場,這一段馬路又顯得冷清了,偶爾有遲到的觀眾一路狂奔過來,市民廣場那邊的廣場舞音樂依稀傳了過來…… 

  記者思考   

  聚人氣,功夫在劇場外

  天橋藝術中心從2015年底開業運營到現在,已經以高品質的劇目成為北京新的文化地標。但對天橋演藝區而言,僅僅靠演出來拉升人氣還遠遠不夠,怎樣吸引更多的人流,停留更長的時間,則是天橋演藝區後續開發需要面對的問題。

  今年,天橋藝術中心與英國倫敦南岸藝術中心合作推出WOW世界女性藝術節。倫敦南岸藝術中心對天橋藝術中心來説,是一個不錯的參考樣本,那裏不僅在音樂廳、美術館有豐富的演出、展覽和節慶活動,即使人們不進入劇場,在公共文化空間也有奇怪有趣的裝置藝術和泰晤士河的風景,每年吸引的人流量超過800萬人次。

  天橋演藝區的打造不僅要關注劇場上演的內容,劇場外氛圍的營造也應該多下功夫,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走進劇場去看演出。天橋之所以能夠興盛一時,花樣翻新的撂地藝術功不可沒。説相聲、拉洋片、耍中幡這些形式今天在戶外也許不能再現,但天橋藝術接地氣的傳統不應該被遺忘,天橋演藝區還是應該為街頭藝術留出一席之地,也能更好地聚攏人氣。比如,在天橋市民廣場所在地,如果能有一個下沉廣場,吸引一些街頭表演藝術家,是不是能夠聚攏更多的人氣?現在天橋藝術中心上演的高雅演出畢竟和老北京文化還隔著一層,天橋演藝區還是應該有一些更親民的元素。

  另一方面,餐飲也是聚集人氣的好方法,但是現在這個區域裏餐飲資源堪稱稀缺,天橋藝術中心只有兩家西式快餐店,整個天橋地區能夠吸引客流的餐飲也不多,不妨在這一地區多引進一些品牌餐飲企業。

  天橋演藝區的經營者也意識到了客流不均衡的問題。北京天橋盛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安朝暉説,整個演藝區還有許多後續工程要完成,最終才能打造成一個全天候、全方位、全業態的演藝集聚區,“位於天橋市民廣場地下的印象天橋博物館、位於天橋藝術中心地下的公共文化空間,都將在9月開幕的北京國際設計周正式亮相,豐富當下天橋演藝區的業態。”另外,天橋演藝區還將建設天橋文化傳承中心、商業老字號集聚區,並設計文化探訪線路來聚攏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