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園會“百蔬園”將現水上“綠島”

2017-08-31 14:31:33|來源:北京晨報|編輯:李玥

  “百蔬園探訪團”走進“生物浮床景觀栽培技術”示範基地

  2019年,世界園藝博覽會將在延慶舉辦。作為世園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集科學性、時尚性、觀賞性、體驗性、參與性于一體的蔬菜專項展示園——百蔬園將和大家見面,成為未來市民的美菜園、農民的新知園,向世人展示北京打造世界水準都市型現代農業的遠景規劃,展示北京蔬菜産業發展的科技含量。

  其中,水培蔬菜景觀的藝術田野區作為“百蔬園”的一大看點,將向世人全方位展現水培蔬菜在休閒景觀、生態保障、科技創新等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那麼,支撐這些成果背後的“秘密科技”是什麼呢?近日,由媒體記者、市民代表組成的“百蔬園探訪團”走進北京芮朝利養殖基地,一起揭開這一技術的神秘面紗。

  “水上種菜養花,水下養魚養蝦”

  在人們的印象中,花卉、蔬菜、水果都是種在泥土中,長在田地間。然而,北京市水産技術推廣站推廣的生物浮床景觀栽培技術顛覆了傳統的種植觀念,將蔬菜、瓜果和各色花草栽培在魚塘水面的生物浮床上,形成了一座座風景秀麗的“水上花園”。這種生物浮床景觀栽培技術正是水培蔬菜景觀的核心。

  探訪團來到北京芮朝利養殖基地看到,一個面積大約5畝左右的魚塘水面上漂浮著由蔬菜和花卉組成的“綠島”。金葉薯、空心菜、美人蕉、狐尾藻等在“綠島”上欣欣向榮地生長著,錯落有致,色彩分明,與水中的魚兒和碧藍的天空遙相呼應。

  北京市水産技術推廣站推廣科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綠島就是該站採用生物浮床景觀栽培技術培養起來的。“綠島”分三個層次,水面以上是植物,中間部分是高密度生物附著載體泡沫,下面是與泡沫連接的生物毛刷之類的生物填料,這些填料形成一層生物膜附著有益微生物,促進水體中有機的氮、磷轉化成無機物被植物吸收。這項技術是將水産養殖、蔬菜種植和景觀工程有機地結合在同一水體中,實現“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既生態環保,又風景秀麗的綜合種養模式。

  據介紹,水産技術推廣站正在針對延慶氣候特點,遴選適合種植的水培蔬菜,水芹、菱角、芡實、印度紅蓮、空心菜、慈菇、香蔥等7種蔬菜都有望入選北京世園會的百蔬園。

  凈化水體的“福島”

  目前集約化、高密度的養殖十分普遍,養殖水體中往往存在過量的氮、磷、重金屬等元素,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爆發的幾率,另外氨氮含量增高還會造成魚體中毒的危險。生物浮床景觀栽培技術的原理就是利用植物根系在水中形成濃密的網,吸附水中大量的懸浮物,同時植物根系表面形成生物膜,膜中的微生物可將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降解並吸收,從而促進植物生長並凈化水體。

  據市水産技術推廣站的研究表明,應用生物浮床景觀栽培技術的池塘水體富營養化的幾率大大降低,説明這項技術起到了很好的凈水效果,水培蔬菜、花卉景觀儼然成了一座凈化水體的“福島”。

  節約成本

  促農民增收

  將水生蔬菜和花卉種植在生物浮床上不僅打造出優美的環境,更為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市水産技術推廣站推廣科負責人表示,水生蔬菜等植物吸收水體中過量的養分進行生長,不需要施肥,從而節省了肥料成本。水生蔬菜一年可以收穫多批,並且隨時有市場需求,可以提高農民的收入。

  以最常見的空心菜為例,北京地區空心菜一年可以收穫4~5茬,每平米每茬産出空心菜約1.25Kg,市場單價每千克空心菜4元左右,平均下來每年每畝池塘可增收600元以上。

  芮朝利養殖基地負責人告訴記者,基地養殖育有加州鱸魚、美國斑點叉尾鮰、鯽魚、草魚等品種,自魚池水面種上菜園後,水體品質得到了改善,魚的用藥量明顯下降,保證了魚肉的口感。

  目前,市水産技術推廣站已在延慶、朝陽、通州、平谷等區開展生物浮床景觀栽培技術的試驗示範,投入1400套生物浮床,近2.4萬株水生植物。

  北京晨報記者 張曉莉 趙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