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電動汽車技術向“高精尖”升級
原標題:北汽新能源銷量五年增74倍,研發水準不斷提升
首都電動汽車技術向“高精尖”升級
北京日報記者 董禹含
如今,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奔跑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截至今年上半年,本市新能源汽車擁有量已達13萬輛。同時,“北京製造”的新能源汽車在産品和技術上不斷升級,助力首都製造業向“高精尖”方向發展,併為首都藍天做出貢獻。
蟬聯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銷量第一
北京馬路上的新能源汽車,有近4.3萬輛都來自北汽新能源。以北汽新能源明星車型EU400為例,等速續航里程超過460公里,百公里電費約8元,相當於同級別汽油車油費的六分之一,若一年行駛2萬公里約可節省6000元。
2012年,首批純電動計程車在北京示範運營;2013年,北京首批純電動車私人用戶上牌;今年9月,北汽新能源人工智能純電動小型車LITE問世……北京製造新能源汽車産品佈局日益完善,産品品質持續提升。
北汽新能源黨委書記、總經理鄭剛介紹,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已推出大中小、高中低、續航里程200至400公里的五大系列十餘款産品,全面覆蓋A00級到B級、轎車到SUV各類車型,以滿足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
不僅如此,這些帶著北京標簽的純電動汽車還開進全國其他城市。據介紹,北汽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012年的698輛上升到2016年的52187輛,五年間增幅接近74倍。截至今年8月,北汽新能源累計銷量超過12.4萬輛,連續四年蟬聯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銷量第一。其所有車型總行駛里程已超過12.1億公里,直接減少碳排放19萬噸,相當於植樹74萬棵。
“互聯網+”電動車推廣花樣多
單單賣車還不夠,北汽新能源創新商業模式推廣新能源汽車,打造綠色智慧出行。早在2012年,北汽新能源就開始打造分時租賃平臺。目前,北汽新能源已打造綠狗租車、北汽綠行、北京出行和輕享出行共享出行平臺,截至2017年6月底,北汽新能源旗下分時租賃平臺已覆蓋全國8個城市,車輛規模達到1萬輛,會員規模超過20萬。
推廣電動車,從配套服務做起。記者在東南四環中石化博大路加油站內的換電間裏看到,一輛黃白相間的北汽新能源EU220電動計程車駛入換電間,進入“量身定做”的黃色軌道槽,全自動機械手僅用幾秒鐘就把電池拆卸下來,沿著軌道放回一墻之隔的電池充電間,之後再把一塊“滿格”電池安到車上。從計程車開進來到完成電池更換,僅用3分鐘,甚至比普通燃油車加油還要快。
2016年,北汽新能源從北京開始,向全國開展換電模式的運營和投資建設,顯著提升了純電動計程車運營效率和經濟效益。截至2017年6月底,已在北京、廈門、蘭州三個城市投放超過2400輛換電計程車。
研發水準對標國際化車企
亦莊的諾基亞星網工業園迎來了新主人。近日,位於亦莊的北汽新能源科技創新中心正式啟用,命名為“中國·藍谷”,共佔地10萬平方米。走進藍谷就可以看到一棟外表為淡藍色玻璃幕墻的六層研發中心大樓,這裡就是北汽新能源的研發“大腦”,包括造型設計、車輛性能等研發部門均在此。
今後,藍谷將作為北汽新能源全球研發、行銷和運營總部。這裡不僅有傳統車企通常擁有的整車、驗證、設計中心,還有新能源汽車獨有的電池工程、電驅動工程、智慧網聯工程、輕量化、大數據、眾創中心。“藍谷對標特斯拉、寶馬等國際化車企研發中心。這裡開發出來的前瞻技術、核心部件,將在北汽集團內共享。”鄭剛説。
據介紹,2013年至2017年,北汽新能源研發費用投入累計達到36.22億元,佔營業收入比重平均為20.35%。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讓企業獲得豐厚回報。截至2017年7月底,共申請專利2219件,公司人均申請量為0.96件,媲美華為、海爾等“專利大王”。
“十三五”期間,北汽新能源計劃實現年産銷50萬輛,年營業收入600億元,實現上市且市值達到1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