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建成400個智慧快遞站

2017-10-31 09:19:49|來源:北京日報|編輯:尹紅燕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wgqiang7a59_b

  10月30日,北京交通大學南門外,快遞員正在批量將快遞放進箱內,學生下課後可以通過發送到手機上的取貨碼取貨。 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收發快遞,無須撥打快遞公司的服務電話,也不用和快遞員見面,通過手機和智慧櫃,就能自助完成。時間靈活,避免了快遞集中收發擠佔公共空間,還能提高安全性。海淀在全區高校、寫字樓、社區推進智慧快遞站建設,截至目前已建成400個,解決了快遞“最後100米”難題。

  在北京理工大學15號學生公寓樓對面,一處寫著“小麥公社北理工營業部”的屋子前,每到下課時間,就能看到三五成群的學生,掏出手機,通過驗證,取走自己的快遞。

  “以前快遞員來了,打電話就得馬上去取,要是上課或者有別的事兒,還得改時間再送,特別麻煩。”來取快遞的學生小李説,而且,各家快遞公司的人集中在一個地點收發快遞,經常佔道堵路,校園秩序也不好。“現在有了這個智慧快遞站,什麼時候方便什麼時候來取,一天的快遞可以攢一塊兒一起取走,而且取件要驗證,不會拿錯。”小李很滿意地説。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快遞量呈遞增的趨勢。一些快遞員在路邊擺攤設點收發快遞,擠佔道路、影響交通,造成局部地區秩序混亂。”海淀區商務委貿促科科長于敏介紹。有統計數據顯示,一個在校人數一萬人左右的校園,每天的快遞量在3000件左右,平均每天每三個學生中就有一個要收發快遞。如此大量的快遞業務,直接導致快遞車亂竄、包裹佔道等“最後100米”亂象的發生。

  為解決這一難題,促進末端物流的發展,從2015年起,海淀區商務委聯合城管、街道、市政市容委、綜治辦等部門,一方面加強快遞佔道亂象治理;一方面通過街道,積極和高校、寫字樓及小區物業溝通,尋找空間;同時,對企業進行補貼,引導企業進高校、進寫字樓、進社區建設智慧快遞站。試點從高校開始。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智慧快遞站400個,其中有20多處在高校裏。

  “過去,包裹到了快遞站點,由快遞員騎著三輪車取件、派件。現在,有了智慧快遞站,幾家快遞公司的包裹可以用同一輛車統一送到智慧快遞站,由站點的人負責分揀,送貨的人不用等著派件。不但能節約人手,也避免了快遞三輪車亂竄造成的安全隱患,還能節約企業成本。”于敏告訴記者。明年,海淀還將再建100個智慧快遞站,並在有條件的地區,繼續推動智慧快遞站建設。(記者 于麗爽 通訊員 佟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