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座水泥筒倉點亮北京廣渠路夜景 成文化新地標

2017-11-14 09:55:49|來源:北京晚報|編輯:李玥

  原標題:水泥廠轉型升級文化新地標 46座水泥筒倉點亮廣渠路夜景

  坐落于國家文化産業創新實驗區東南端的北京塞隆國際文化創意園內,擁有著亞洲最大的水泥筒倉群。如今,這裡的46座水泥筒倉全部實現夜間亮化,極具工業特色的夜景已成為連接首都功能核心區與北京城市副中心廊道的新夜景,“扮靚”廣渠路。

  工業遺跡成文創園特色

  由首農集團打造的北京塞隆國際文化創意園東臨雙橋東路,南抵廣渠路。園區前身為原北京勝利建材水泥庫,獨有的46座筒倉保留了30多年曆史的老廠區建築和工業遺跡。

  今年,北京塞隆國際文化創意園運用行業最領先的鐳射投影技術,夜間打亮園區全部的46座筒倉,並在節假日以及重大活動期間,打出公益性宣傳標語等內容,在廣渠路沿線形成極具工業特色的夜景。

  “目前這46個水泥罐狀群的廣告宣傳價值日益凸顯,夜間點亮的罐裝群已經成為雙橋的一處文化地標”,首農集團相關負責人説,“我們將利用好這個特色平臺,宣傳展示國家文化産業創新實驗區、文化雙橋的風貌。”北京晨報記者看到,除亞洲最大罐體群外,塞隆文創園內還有火車、鐵軌、站臺等特色景觀,都是極具特色的工業遺址形態和空間資源優勢。“目前我們計劃將火車車廂打造成特色餐廳,方便入駐園區企業的員工就餐。”

  疏解提升體現國企擔當

  塞隆園區是由首農集團所屬企業北京市雙橋農工商公司(雙橋農場)打造。近幾年,隨著市、區政府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環境整治力度的增強,首農集團作為國企率先拆除騰退了220萬平方米的老舊廠房、違建,綜合整治了80萬平方米,疏解商戶3216戶,為産業轉型升級創造有利條件。

  塞隆文創園項目所在地的前身北京勝利建材水泥庫,始建於1984年,作為亞洲最大的水泥筒倉群和粉料倉儲基地,先後承擔了1990年北京亞運會場館、2008年北京奧運會場館建設等重大項目的水泥料儲存任務,成為工業文明時代的縮影。

  2015年塞隆國際文化創意園開園,勝利建材水泥庫華麗變身,成為集影視傳媒、廣告創意、文化交流、藝術展覽等業態于一體的文化創意産業園區。

  80余家文化企業入駐

  截至目前,塞隆園區已有80余家文化企業、3家上市企業入駐,園區及入駐企業産值逾10億元,納稅額達到6000萬元。

  華奧傳媒是最早入駐園區的企業之一,作為從事視覺藝術文化服務的企業,先後參與過多項國家級重大活動的視頻、燈光、舞美創意,包括杭州G20峰會文藝演出、北京國際電影節開閉幕式等。“目前,我們正在打造沉浸式新媒體藝術劇《綠野仙蹤》。”基地負責人李洪剛説著展示了全息技術和全彩鐳射技術,此時演播廳裏憑空出現了一個虛無縹緲卻美輪美奐的時空隧道。“這是用鐳射打在乾冰煙霧上呈現的效果,將給現場觀眾帶來唯美虛幻的感受。”

  潛藝視文化公司的水下基地也位於塞隆園區,直徑達11米,池深6米的超大水池,曾是《大鬧天竺》、《鬼吹燈》等電影的水下戲取景地。“這裡可以拍水下寫真婚紗攝影、搭建水下特技影視攝影棚,還能作為全球PADI休閒潛水員培訓基地。”

  入駐園區的公司表示,之所以選擇塞隆,不僅因為這裡優美的辦公環境、完善的園區管理,最吸引他們的是便利的交通。“出門就是廣渠路,特別方便。另外我們公司大部分年輕員工在附近租房住,這個地段的房租大家覺得實惠。”一家影視企業老闆説。

  筒倉二期改造辦“一帶一路藝術展”

  目前,塞隆園區正著力提升文化內涵,自主研發“塞隆禮物”文創衍生品定制平臺。“目前設計出來的文創産品有辦公用品和電子産品,比如水泥筒倉形狀的花瓶、園區形態的收納盒子等等,我們還將依託互聯網+,提供創意文化、科技融合類高端禮品定制服務。”

  塞隆園區還將加快論證46座筒倉的二期改造工程,目前空置的筒倉有望作為布展用地。塞隆園區計劃與北京市、朝陽區政策對接,策劃“一帶一路藝術展”等大型展覽,將園區打造成為區域知名的文化創意精品特色園區。

  塞隆園區的打造者雙橋農場還將打造雙橋名片和文化地標,形成千畝級體量的“文化雙橋”集群。雙橋農工商公司副總經理高建華説,未來,在連接首都中心城區與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雙橋區域,首農集團將盤活資源,利用並重塑三元乳品廠、大秦物流、木材廠等疏解騰退的老舊廠區、廠房,打造多個類似塞隆國際文化創意園的産業園區,建構“文化雙橋”新業態集群。

  北京晨報記者 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