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優秀文藝節目展演 讓北京民歌重回舞臺

2017-12-04 09:19:10|來源:中國新聞網|編輯:李勝蘭

  中新網北京新聞12月3日電 (記者 尹力)北京市文聯日前推出2017年北京市區(局)、産(行)業文聯原創優秀文藝節目展演(下簡稱展演)。作為此次展演的重頭戲,北京民歌被推上舞臺,讓這一被逐漸淡忘的民間藝術重新回到學界和大眾視野。

  該展演是北京市文聯2012年推出的品牌活動,每年舉辦一次。旨在展示北京市16區文聯及公安、郵政、鐵路等産(行)業文聯舞臺藝術創作的新成果、新風貌。

  歷經半年籌備,北京市文聯于2日晚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推出展演活動。該展演以“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循民族之聲 唱時代新曲”為主題,各區(局)、産(行)業文聯積極參與,囊括舞蹈、曲藝、戲曲、歌曲等藝術形式的精彩節目一一登臺亮相。

  據主辦方介紹,今年的展演分曲藝、音樂、舞蹈和其他4大類,共徵集到47個節目,其中舞蹈類10個、曲藝及其他類12個、音樂類25個,邀請了中國煤礦文工團、中國戲曲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等的知名詞曲作家、表演藝術家、理論家及相關領域的非遺傳承人擔任評委。

  最終,北京市郵政工會報送的民歌《京華春早》、通州區文聯報送的民歌《大通州有三寶》、豐台區文聯報送的舞蹈《牙拍舞》等5個節目獲得一等獎。此外,主辦方還專門設置了評委會特別獎、最佳表演獎、最佳創作獎、鼓勵獎四大獎項,對優秀的演唱者和編劇進行專項鼓勵。

  此次展演中,不少作品注重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所經歷的重大歷史事件中汲取創作營養,通過藝術化地再現歷史,展現中國共産黨人一心為百姓謀幸福的堅定意志。其中,群舞《鐵索戰魂》藝術再現了中國工農紅軍飛奪瀘定橋的悲壯場面,中共黨員為了革命不怕犧牲的精神令觀眾動容;牛骨數來寶《雁田曙光》講述了1926年中共黨員崔顯芳在門頭溝田莊村創辦京西第一黨支部的史實,反映了中共黨人不忘初心,傳承先輩遺志繼續前行的堅定信念;舞蹈情景劇《兩個媽媽一樣親》則通過一群新疆維吾爾族女孩兒赴北京參觀、學習舞蹈的經歷,唱響了中華民族一家親、全國各地支援邊疆建設共奔小康的主旋律。

  作為此次展演的重頭戲,北京市文聯借助展演機會將北京民歌推上了舞臺,使這一被逐漸淡忘的民間藝術重新回到學界和大眾視野。據悉此次報送的25首音樂類節目中,北京民歌就有17首,且全部為原創作品,《京華春早》《五彩風車》《前門前》《欻子兒》《手把件》《永定上河圖》等民歌旋律優美、歌詞朗朗上口,聽起來京味兒十足且接地氣,勾起了不少老北京觀眾的美好回憶。

  北京民歌是什麼,北京民歌有什麼,一直是人們爭論不休的話題。對此,民歌專家陳樹林介紹,北京民歌是長期流行于北京地區的山歌、勞動號子、小調、花會歌曲、兒歌、風俗歌、叫賣調等歌種的統稱。它來自民眾自己創作,不僅在音樂領域具有研究價值,同時對於民俗學、社會學、語言學、歷史學、人類學亦有貢獻。但長期以來,由於人們對北京民歌認知不同而引發的長期爭論,北京民歌始終沒有被正式推向舞臺,流傳的作品也並不多。

  考慮到北京民歌傳承發展的嚴峻形勢,陳樹林多次獲北京市文聯邀請,為各區縣文藝工作者講解北京民歌發展歷史、歌曲特點、創作路徑,並現場示範演唱技巧,為其創作工作提供了紮實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北京市文聯還鼓勵各單位發動各方力量,蒐集整理本區民歌,並根據地域特點創作適宜舞臺演出、百姓傳唱的新民歌,才有了今天舞臺上獨具地域特色的北京民歌作品。這些作品描繪過去幾十年來老北京的生活變遷、風俗愛好、歷史建築,寄予了其對新生活的無限嚮往。

  據北京市文聯介紹,未來其將及時與各創作單位商議,利用即將到來的新春佳節,向基層社區、學校、部隊等單位推出本次展演涌現出的優秀作品。這些作品還將有機會跟隨北京市文聯赴台灣演出,參與京臺文化交流;或作為北京援建新疆、內蒙古、西藏等地的代表性文藝節目,把首都的優秀文藝資源送往邊疆;或在對外文化交流中發揮橋梁作用,將京味兒文化傳播到國際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