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歷史街區改造新理念:"小碎步"更新代替大規模改造

2017-12-07 09:00:35|來源:北京日報|編輯:李勝蘭

  原標題:東四南文保區獲中國人居環境獎

  “小碎步”更新代替大規模改造 

  北京歷史街區改造新理念:"小碎步"更新代替大規模改造

  昨天上午,工作人員將剛剛領到的二○一七年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獎牌帶到史家衚同博物館進行展示。本報記者 孫戉攝 

  北京日報記者 曹政

  史家衚同45號院,一道小門把人引入擁擠的院落裏,才走幾步,就發現別有洞天——宅院的中軸線上,端莊的垂花門垂下的檐柱懸于半空,柱上雕一朵花,花的紋路清晰。

  這道垂花門已是東四一景,常有老外特意進院子來看正宗的宅院風貌。近日,住建部公佈2017年中國人居環境獎獲獎名單,“東四南歷史街區保護更新公眾參與”項目位列其中,垂花門所在的45號院正是這個項目中最典型的案例,也折射出本市歷史街區摒棄大規模改造,嘗鮮漸進式更新升級的新理念。

  專家摸底幾十次敲定方案

  45號院是典型的三進院落,如今住著十幾戶人家。按老北京的講究,垂花門界分內外,俗語“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裏的“二門”就是指垂花門。

  可這道深藏院落之中的垂花門,曾是老居民王重節的心頭痛。“之前這道門風吹雨淋,漆色都瞅不清了,眼看就要塌了。”住了31年,王重節眼看著垂花門一點一點破敗了,街坊們找産權單位,卻由於該建築不屬於文物而一直未獲重視。

  讓王重節沒想到的是,這個“老大難”最終竟然靠一個名為“史家衚同風貌保護”的協會解決了。

  東城區朝陽門街道從2012年開始與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工業大學戰略合作,以東四南歷史文化街區為試點,嘗試以史家衚同風貌保護協會為平臺,匯集政策支持、社會資源和居民力量,開展針對物質空間改善的參與式設計和針對人文環境復興的文化營造活動,建立起居民主動參與街區建設的自治機制。

  很快,針對這一街區7個院落的保護更新方案出爐,其中就有45號院。這些方案是由6家志願服務的專業設計機構免費完成,每組十多人的團隊針對不同院落採取“參與式設計”。

  方案不是拍腦袋做出來的。從衚同進到院子裏,先得徵得居民同意。“為了摸清楚院子裏居民的意見,設計師進院子摸底幾十次。”市城市規劃院規劃師、史家衚同風貌保護協會秘書長趙幸説,有的居民白天上班,設計師就等到晚上,和居民開會開到十點多。

  最終,史家衚同45號院敲定方案:專業團隊在嚴謹論證的基礎上原址原貌復建垂花門,與周圍的建築元素遙相輝映,展現出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

  院落更新探路老街區復興

  東四南歷史文化精華區是北京市2005年公佈的第三批歷史文化街區之一,是保留並延續發展傳統居住形態的歷史街區。

  “這樣的街區並未走大規模改造的路子,而是把社區營造和衚同保護相結合,自下而上探索古老街區的復興。”朝陽門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李哲概括,東四南文保區實行的是“試驗田”模式,邁“小碎步”,將改善民生和文化傳承、社區治理相結合,漸進式實現老北京、靜衚同目標的保護髮展理念。

  “7個院子,總共籌措了100萬元左右的資金,比大規模改造的資金投入少很多。”趙幸説,無論是協會,還是街道,也都在籌集目前體制內能用到的各方資源,並且調動居民的主動性,形成內生力量、而非強制改造。

  在物質空間方面,設計團隊主要從居民最為關注的民生問題入手,以大雜院內公共空間改造為突破口,在有限空間內實現基礎設施提升、空間合理劃分和風貌環境美化。

  這種保護更新看似簡單,卻涉及多方利益。大部分的院子産權都不在居民個人,而是在相應的公房管理部門。

  朝陽門街道工委書記陳大鵬介紹,在東四南文保區的保護更新中,摸索出了一套多方合作的經驗,設計團隊、街道、房管局三方互通有無,共享院落分類保護信息,確保修舊如舊。

  明年啟動第二批院落更新

  昨天上午,內務部街27號院朝陽門史家、內務社區文化生活館內,一場殘疾人運動會剛剛落幕。

  這處700平方米的院落被劃分成了10個獨立空間,每個空間都有不同的主題,可以適合不同年齡、職業的人群。

  東四南文保區的保護更新已歷經5年,除了大雜院的改造,像文化生活館這樣的文化空間也像棋子一樣佈局在街區之中:2016年朝陽門文化生活館正式運營;2017年史家衚同文創社運營,廉政文創基地和黨建文創基地掛牌,朝陽門紅創空間及禮士傳習館開放。

  “小碎步”更新的漸進式改造,也在一點一滴培養居民的參與意識。通過組織居民挖掘衚同口述史、制定社區公約、參與北京國際設計周展覽等活動,多個社區、院落初步形成自治機制,為街區的保護更新奠定了基礎。

  根據計劃,東四南文保區預計明年啟動第二批院落更新,主要採取居民自發報名的形式。李哲透露,未來還將搭建文化精華區管理創新平臺,購買服務,以第三方專業化運營來實現朝陽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良性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