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項《指導意見》明晰首都高精尖産業結構佈局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王然):12月26日上午,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北京市加快科技創新發展高精尖産業系列政策新聞發佈會。發佈會上就北京市制定的加快科技創新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的十項政府《指導意見》進行了權威解讀。
據了解,北京市制定加快科技創新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系列文件,是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時關於“北京要發展,而且要發展好”和“騰籠換鳥,構建‘高精尖’的經濟結構”重要指示精神,在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同時,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引領,加快培育科技、信息等現代服務業,發展節能環保、積體電路、新能源等新興産業和高技術産業。
十個《指導意見》立足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圍繞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以創新驅動為導向,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聚焦“綠色、集約、智慧”産業發展方式和“減重、減負、減量”的發展要求,著眼于為産業升級定方向、立標準、指路徑,回答北京未來重點發展什麼産業、重點發展什麼技術、以及怎麼發展的問題。《指導意見》分別選取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積體電路、醫藥健康、智慧裝備、節能環保、新能源智慧汽車、新材料、人工智能、軟體和信息服務以及科技服務業等十個産業作為重點發展的高精尖産業,為全市産業的新發展提供“路線圖”,為企業的新發展亮出“信號燈”。
發展高精尖産業,旨在搶佔科技競爭的制高點,在全球産業發展的激烈競爭中佔據重要地位。值得關注的是,在市民百姓尤為關切的新能源智慧汽車領域,《指導意見》中提到要在管理和運營模式上不斷創新。計劃建成國家級新能源汽車安全監測與管理平臺,建成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運營管理平臺、充電設施公共服務管理平臺“e充網”等。在人工智能領域,《指導意見》指出要加快人工智能融合應用,加快人工智能在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的創新應用。
據悉,十項文件分別從組織、政策、資金等幾個方面為政策落實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