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味重歸白塔寺

2018-02-14 10:29:42|來源:北京晚報|編輯:李玥

老年味重歸白塔寺

盆糕製作完成後再均勻撒上金糕碎丁、芝麻、瓜子仁等,李大爺親自操刀切成小塊,大家搶著品嘗多年不見的老吃食。

老年味重歸白塔寺

白塔寺社區會客廳負責人劉偉是個熱心人,沒少和李大爺一家人忙乎,終於把所需的傳統食材給置辦齊了。

老年味重歸白塔寺

最費時費力的就屬製作盆糕了,不僅傳統原料難找,製作時火候掌握也很重要。

老年味重歸白塔寺

沖茶湯可是一門功夫,不但力氣要大,關鍵是手頭兒要準,眼神還得好。

老年味重歸白塔寺

會客廳裏的老櫃檯讓人找到過去的記憶。

老年味重歸白塔寺

品嘗完美食的老住戶們興致盎然,老張打起快板説了一段《驢唇不對馬嘴》,逗得大傢夥開懷大笑。

  近日,住在白塔寺的老街坊們,把已經中斷了幾十年的白塔寺廟會恢復了起來,在這場社區廟會上,除了“噗噗鐙兒”等消失多年的老玩具“重出江湖”以外,就屬茶湯、盆糕等老北京小吃的現身,最引人關注了。

  去年下半年,白塔寺再生計劃打造的社區營造項目“白塔寺社區會客廳”開放了,老街坊們就是在這裡聊出了恢復老白塔寺廟會的計劃。會客廳的負責人劉偉暗暗記下了老街坊們的心願,又多次請教生活在白塔寺社區、關注老北京歷史文化的汪紀明、楊海永、汪紀亮等幾位老者,隨後幾位骨幹成員組成“白塔寺社區微廟會”主創小組,回憶細節、製作道具、尋找老北京小吃達人……通過口口相傳、追本溯源,逐漸還原出白塔寺廟會的原貌。

  父輩曾經在白塔寺廟會賣茶湯等小吃的“李記茶湯”傳人,71歲,已經“封壺”18年的李連寶老人就這樣被“挖”了出來。為了能讓他再現手藝,老街坊們齊齊動手,幫著老人修復工具,準備用具和材料。劉偉更是跑前忙後,終於把製作小吃需要的傳統食材置辦齊了,李大爺帶著老伴和兄弟這就忙乎開了。

  製作油炒麵,不但火候要掌握好,還得有把子力氣,在直徑一米的大鍋裏倒入50斤面,生起旺火,要按照一分鐘二三十下的頻率不斷翻炒兩個小時,出鍋時,李大爺將一斤香油迅速混入炒麵裏,瞬間滿院飄香。

  製作傳統盆糕的工序更為複雜,還是個和時間賽跑的活兒。旺火爐子上燒著水,一個底部密布上百個小眼的大瓦盆坐在水盆上,將紅棗鋪在瓦盆底部後,再將混合均勻的黃米麵和花蕓豆撒在紅棗上面,利用水汽將黃米麵慢慢蒸熟。在整個製作過程中,不能讓多餘的水汽跑掉,還得用薄竹片插入盆糕邊緣防止粘連,然後再鋪紅棗,再撒上米和豆……終於,一塊重達50斤的盆糕大功告成,均勻撒上金糕碎丁、芝麻、瓜子仁等,老爺子親自操刀切成小塊,鄰居們搶著品嘗多年不見的老吃食,都是大聲叫好,終於有機會露露老手藝的李老爺子也有些得意,“這可是正宗的幹撒面瓦盆盆糕啊!”

  一時間,白塔寺社區會客廳裏,瀰漫著喜氣洋洋的過年老味道。

  本報記者 劉平 攝影報道 J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