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小微企業研發投入每年最高補助20萬元
原標題:中關村小微企業再獲政策“紅包” 研發投入每年最高補助20萬元
昨日(3月14日),中關村管委會對近日出臺的《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科技型小微企業研發費用支持資金管理辦法(試行)》進行解讀,稱將進一步支持科技型小微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初創期的中關村高科技企業提供直接的研發投入補貼,鼓勵企業敢於創新、敢於投入。
《管理辦法》對成立時間在5年(含)以內、從業人員100人以下、營業收入1000萬元以下的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按照上一年度研發費用支出額度給予一定比例或額度的補助,最高補助金額20萬元。具體補助額度有三檔:企業上一年研發費用總額在10萬至100萬元的,按支出額的5%給予補助;上一年研發費用支出額高於(含)100萬元、不足500萬元的,每家補助10萬元;上一年研發費用支出額高於(含)500萬元的,每家補助20萬元。
假如一家企業年度研發投入高達500余萬元,20萬元能發揮多大作用?“一年補貼20萬意味著,我們在某個領域就能多聘請一位有2到3年工作經驗、一本高校畢業背景的熟練技術人才。多一名研發人員,對公司研發進度的推動有很大意義。”中關村高新科技企業、紅岸水滴科技公司研發負責人冷哲説。對於這一政策,國科賽思聯合創始人齊敏也用“雪中送炭”來形容。
據悉,根據2016年企業情況粗略測算,可受惠于管理辦法的中關村小微企業超過千家,符合條件的企業將“應補盡補”。申報流程上也較為簡便,採用“線上申報,線下審核”申報流程,企業在中關村管委會官方網站查看申報通知並提交完整材料後,符合條件即可迅速獲得資金補貼。
“創業第一年,主要精力在研發上,我們當年收入只有區區幾萬元,幾乎是純投入,到第二年才有了起色,可研發投入也在猛增。”冷哲説。對不少中小微科技企業來説,剛剛創立的階段,往往最難熬。數據顯示,成立五年(含)以內的科技型小微企業數量佔中關村企業總數的10%以上,研發投入強度過去三年均在9%左右,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真正的科研創新是孤獨的,投入大、風險大。為了鼓勵大家敢於投入,幫助企業熬過還沒形成穩定現金流的時期,我們推出了這一政策,引導企業以科技創新的方式跨越‘死亡谷’。”中關村管委副主任翁啟文透露了這一管理辦法出臺的初衷。
記者發現,與目前國內現有關於企業研發費用的扶持政策相比,中關村新出臺的《管理辦法》支持標準和門檻更低,凡是有研發投入的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都可以根據上一年研發費用支出額度直接申請,大大提高了政策支持的普惠性。而此前財政部等多部門推出的相關政策,則需要企業已經形成收入,才能享受到相應支持。
此外,管理辦法所指的研發費用範圍十分貼合企業實際,既包括企業內部的日常研發經費支出,也包括當年形成用於研發的固定資産支出和委託外單位開展研發的經費支出。(記者 孫奇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