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服務費有望納入醫保
想去東直門醫院就醫,可以先到東城區任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掛號,免去到大醫院掛號的麻煩;在衚同路過朝陽門社區服務中心時,到一層的健康小屋做個免費檢查,看看最近身體需要補充哪些營養;孕婦從建冊到生寶寶,全程享受5次家庭醫生上門診療服務……
今天上午,記者來到朝陽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聽醫生患者一起講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帶給百姓的實惠和便利,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也在這次交流會上透露了今年北京在深化醫改方面的目標與措施。
醫生主動上門入戶下胃管
“以前是我們患者主動去找你們,現在是你們醫生主動來找我們。”東直門街道新中街社區衛生服務站站長夏蕓説,一位患者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評價讓她印象深刻,“至少反映出了這位百姓對我們工作的認可”。
“剛開始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時,特別困難,很多百姓不知道到底什麼是家庭醫生。”針對這種現象,夏蕓帶領團隊用實際行動展示了家庭醫生服務的流程。首先,每一位團隊成員都能熟悉地説出所管理病人的姓名、病史、家庭環境及健康狀況,並逐一對慢性病患者進行精細化管理。在提供常規診療服務的同時,夏蕓等醫生對簽約人群進行分類管理,建立了高血壓、糖尿病、中醫服務等不同簽約居民微信群。在我們團隊簽約的1800名居民中,還有32位行動不便的居民,團隊便上門開展導尿、下胃管等服務。此外,該站還定期有東直門醫院、北京市第六醫院的心腦血管、神經科的專家出診。
“我今年78歲半,在座各位應該是我最大了!我這個歲數的,別管大病小病,總得有病。”朝陽門居民唐伯齡的開場白把大夥逗笑了。説起家庭醫生服務好在哪,唐大爺打開了自己常年記錄的血壓本,“我血壓不好,過去看病,今天看了這個大夫,明天去可能就換了個大夫,現在有了家庭醫生,他要長期琢磨我的病,半夜我頭暈也可以給這位醫生打電話,真是方便了病人。”
東城設專款獎勵家庭醫生
在北京市推進家庭醫生的服務中,東城區的成果可圈可點。
據東城區衛計委副主任吳禮九介紹,截至去年底,全區重點人群簽約236301人,全人群簽約317860人,佔全區總常住人口的近四成。
東城區共制訂了12種服務包,滿足不同人群需求。以老年人為例,對於有上門開展肌肉注射、插尿管、下胃管、靜脈輸液、出診、針灸、按摩等服務的簽約老人,團隊在進行安全性評估後即刻服務,全年累計上門為簽約居民開展服務6681人次。同時,東城區安排了1210萬區級專項經費,用於對全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從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服務人員、管理人員及支持保障人員,工作表現突出的人員予以獎勵。
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底,全市家庭醫生團隊數3858個。“目前北京初步形成了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中心,全科醫生為主體,社區護士為家醫助理,防保醫生提供預防保健服務的團隊式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
此外,北京對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符合一定條件的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等四類慢性病患者提供最長不超過2個月藥品用量的長處方服務,免除全市60歲以上戶籍居民在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普通門診醫事服務費的個人自付部分等醫改政策,吸引患者到基層就醫。4月8日至年底,全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累計簽約長處方居民超過一萬人。
提高家庭醫生轉診大醫院比例
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根據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內容及收費標準等,將研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費納入醫保報銷的相關政策,增強簽約服務吸引力,推廣方莊智慧家庭醫生優化協同模式。
這位負責人還表示,今年將逐步提高二、三級醫院預約掛號比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轉診掛號比例,建立完善大醫院優先接診基層轉診病人機制,專家號優先提供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轉診病人實名制預約,醫聯體內基層通過家庭醫生轉診掛號比例力爭達到大醫院掛號的20%,促進患者基層就診,促進三級醫院更多側重住院服務和門診轉診服務。
此外,北京還將在今年增加社區康復護理床位,增強社區兒科常見病、多發病診療能力;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薪酬激勵機制改革,按照“允許醫療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準,允許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勵”的原則,建立完善符合基層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績效考核體系,以調動基層人員工作積極性。(北京晚報 記者 殷呈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