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南六環“綠肺”正康復
兩名工人正在林間整理。何建勇攝
林木養護工人爬樹修枝。張晗攝
地處通州區南六環外側3公里綠化帶毀損問題獲全面整治。為進一步推動並加強全市平原生態林的養護,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擬將620支養護隊伍納入信用機制管理,林木養護不力者將被列入“黑名單”,情節嚴重者被取消林木養護資格。
遷走垃圾站綠地變整潔
6月29日,本報對通州區南六環外側3公里綠化帶遭毀損問題進行了報道,當日,通州區委、區政府領導便帶隊趕赴問題現場,針對綠化帶毀損情況,有針對性地啟動全面而深入的整治。
7月1日下午,記者再次抵達現場,發現整條綠化帶綠波涌動,白楊、垂柳、松柏、國槐、碧桃等各類樹木盡情展現著綽約風姿,林下場清地平,荒草剛剛割除,青草的特有芳香氤氳在林間,整條綠化帶靜美迷人。
在馬駒橋1號橋西南側綠化帶內,記者發現原本設在林間的垃圾場站及廢品收購站已遷走,場站周邊多堆垃圾已清理乾淨。在這塊足球場大小的空地上,還覆蓋了綠色防塵網,以待進一步綠化整治。
沿綠化帶內步道一路向西,記者發現步道邊破損的井蓋一一換新,綠色的井蓋嚴密地蓋在井口上。
該段綠化帶西側邊緣處,原來混亂擺放著各種廢舊物品的大垃圾場、窩棚,以及火爐、鍋具、碗盤、面板等也全部清理乾淨,地面上覆蓋著新土,留著清晰的車輪印。通州區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經核查得知,此前確有人在此搭窩棚居住,並燒柴生火做飯,“是一名流浪人員。他白天撿廢品,晚上鑽窩棚裏睡。”該名負責人稱,有時一個火星就能引發一場火災,消防安全隱患極大。目前,通州區及馬駒橋鎮政府已將該名流浪人員妥善安置。
清理枯死樹木平整草地
此前橫七豎八倒在綠化帶內的50余株枯死白楊被一一清理,高高低低的樹樁也不見了,“全都拉到垃圾場了,樹根也刨了。”林間,一位身穿橘黃色環衛馬甲、正撿枯枝的老人告訴記者。7月1日14時至17時許,3個小時內他同另外一名同伴已清走兩卡車枯枝。不遠處,一名頭戴草帽、穿環衛馬甲的老人正將木梯搭在槐樹上,他先爬上木梯,後又繼續攀爬到高有七八米的槐樹上,將一段枯枝鋸掉。
當日17時30分,綠化帶內仍十分炎熱。年近六十的養護工晁岳增已手持割草機連續工作了3個多小時,割草機已發燙,帶班班長苑華良剛為割草機加滿油,晁岳增就又迫不及待地把它背上,割刀飛速運轉,一片片亂草隨之倒地,綠色的草汁兒濺滿了晁岳增全身。旁邊,一名年輕工人正操作著一台大型挖掘機開溝,一堆堆枯葉被掃入新溝,再被覆蓋上新土。
這個林間清理小組一共投入養護工人20余人,“按照標準割草、清垃圾、枯葉及幹枝,已連續幹活3天了。”苑華良説。
補好污水管拆走地墊
在馬駒橋3號橋西南側綠化帶內,有一片較為寬闊的空地,多名空竹愛好者在此聚集。記者現場看到,此前鋪設在該處的地墊均被起釘拆走,六七名老人坐在隨身攜帶的馬扎上,觀看一名老人舞彩帶,另有幾名老人則將空竹抖得上下翻飛,林中迴響著空竹的“嗡嗡”聲。
一位老人反映,此前鋪地墊是擔心空竹砸落地下被泥土弄臟,而去綠化帶內的小花園抖空竹,又擔心空竹被硬化的地面磕壞,“不過還是拆了地墊乾淨整潔。”一位老人笑著詢問能否給他們安裝幾張座椅,“我們每天下午兩點多從家裏來,走一公里路才能到這裡,騎著車、還得拿著小板凳,挺不方便的。”
穿越綠化帶一公里的污水溝已近乾涸,涵洞底部也不再有污水翻冒。順該條污水溝東行,記者見有挖掘機正屈伸巨臂從溝內起挖淤泥,一名身穿白色短袖的男子正手持長竹竿打撈垃圾。通州區政府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對污水溝內污水來源排查,發現污水主要是來自周邊村莊百姓的生活污水。據介紹,該條溝本是一條排水溝,因涵洞下面一污水管道破損,才導致污水翻冒,並流入排水溝,造成污水穿越綠化帶問題,“該處污水管道破損已修復,排污問題已解決。”
林木養護將建信用機制
在對這段3公里綠化帶進行全面整治的同時,通州區開始對全區內的平原生態林、城區公共綠地及在建園林綠化重點工程等進行拉網式自查,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馬駒橋鎮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段綠化帶毀損嚴重,一個重要原因是權屬不一,“不過目前已全部劃給馬駒橋鎮管理。現在該段綠化帶集中整治已基本結束,精細養護已經開始,鎮裏將加大巡查力度,高標準養護林木。”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也啟動了對全市平原生態林的拉網檢查,重點是查處林地內垃圾,推進林木養護的精細化、精準化,目前已有5家單位因養護不力被通報。7月16日下午,北京市林業工作總站副站長李榮桓透露,全市將建林木養護信用機制,涵蓋620支、總人數6.4萬人的林木養護隊伍,整改不力的養護單位將被列入黑名單。他説,目前全市納入養護的平原生態林共160萬畝,綠化地塊3萬餘個,一旦出現養護問題,經兩次通知仍整改不到位的養護單位便會被列入黑名單,3年內無法參與養護,情節嚴重者將被取消林木養護資格。
針對當地居民的個性化需求,李榮桓表示,本市及通州區、馬駒橋鎮園林綠化部門均表示,會考慮將綠化帶打造成一個環境優美、休閒便利的公共文體活動場所,以滿足當地居民多層次、多元化文化體育健身需求。 (北京日報記者 張淑玲 通訊員 張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