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提升承載力吸引力 將形成36個美麗家園街區

2018-07-31 09:11:46|來源:北京晨報|編輯:李玥

  來源標題:提升城市副中心承載力吸引力

  北京市委十二屆五次全會研究討論《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送審稿)》,以市委全會形式研究討論詳細規劃,在北京市歷史上是第一次。《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屬於街區層面的詳細規劃,是規劃編制和管控體系的一個創新。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千年之城”怎麼建給出了答案。

  全會精神

  從目的和功能看,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是為了承接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疏解,以緩解人口資源環境矛盾,治理“大城市病”,更好服務保障首都功能。要全面提升城市副中心承載力和吸引力,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綜合功能,使疏解的功能和人口能夠紮下根、留得住。

  現場

  通州臺湖有座“舞美城堡”

  在通州臺湖,有一座“舞美城堡”——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基地。這裡是全世界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舞美基地,今後,將為城市副中心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成為城市副中心又一處重要公共文化設施。市民將來可以走進這個“城堡”,觀看國家大劇院的排練劇目,享受精彩紛呈的音樂節。

  未來數年,學校、醫院、圖書館、博物館、歌舞劇院、主題公園等公共服務設施將越來越密集地在城市副中心佈局。

  走進通州臺湖的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基地,整個建築群被蜿蜒在屋面的連廊串連成了一個靈動的空間。600多個座位的露天劇場可供舉辦音樂節、小型音樂會,市民可以來此“搶鮮”欣賞即將在國家大劇院演出的劇目,還能享受國家大劇院策劃的音樂節和小型音樂會等,而通州的居民更是有“地利”之便。

  有意思的是,臺湖舞美藝術中心合成劇場的舞臺比例,與國家大劇院歌劇廳的舞臺為一比一設計。臺湖舞美藝術中心籌建處負責人沈紹文介紹,“臺口”是一模一樣的。所謂“臺口”,指的是舞臺的高和寬,這種設計將充分保證劇目在這兒排練時,如同身臨國家大劇院的舞臺。

  北京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通州區的公共文化設施相對較少,與城市副中心的定位不相稱。作為臺湖演藝小鎮的龍頭項目,舞美基地由劇場、藝術交流樓、設計用房等不同文化功能建築體組成的文化設施群落,可為大劇院進行國內和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培養高端演出、創作、管理等文化人才搭建平臺。落戶通州後,除了可為當地居民提供優質豐富的文化服務外,還將吸引本市和國內外的一些優質文化演出資源,以及相關的文化産業要素聚焦通州、聚焦臺湖。隨著大批專業的演藝創作人才、團隊集聚於此,將有力促進通州文化創意産業發展,從而有效提升城市副中心的文化承載力、影響力和輻射力。

  解讀

  全面增強城市副中心綜合承載力

  本市日前發佈《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2018-2020年行動計劃》。北京晨報記者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目前,城市副中心建設正在紮實推進,行政辦公區一期主體工程已經基本完工,下半年,行政辦公區一期工程及配套設施將建成,並將推進行政辦公區二期工程建設。

  根據《2018-2020年行動計劃》,城市副中心將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等項目建設,有序拉開城市框架。目前,八通線、7號線二期正在加快建設,安貞醫院通州院區、景山學校通州校區等項目正在推進,下半年將繼續推動人大附中、首兒所通州校(院)區等項目建設。 

  記者獲悉,目前,通州區總體規劃已形成階段性成果,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規即將出臺。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地區整合規劃也在加快編制,將推動出臺。

  未來,將推動城市副中心由行政辦公區建設為主向城市功能建設為主轉變,全面增強城市副中心的綜合承載力和吸引力。

  北京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本市將全方位支持河北雄安新區開局起步,高水準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合力打造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加快形成錯位發展、協同共進、兩翼齊飛的生動格局。

  形成36個美麗家園街區

  “北京重要一翼”怎樣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提出將城市副中心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為了完善功能承接體系,提高對中心城區的服務保障能力,城市副中心將聚焦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遊三大主導功能,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綜合功能。實現人隨功能走、人隨産業走,承接中心城區40萬-50萬常住人口疏解。

  規劃還提出,依託水網、綠網、路網,形成12個民生共享組團和36個美麗家園(街區),一刻鐘社區服務圈覆蓋率達到100%。因地制宜構建一條設施服務環,整合基礎設施和城市公共服務,有機串聯組團和家園,建設職住平衡、宜居宜業的城市社區。

  在職住平衡方面,健全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完善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務體系,動態調節住房供給,實現城市副中心住房供需平衡、職住就近平衡。

  通州新增學前學位1.8萬個

  如何讓疏解的人口“紮下根”?城市功能的完善必不可少。人隨産業來到副中心後,一老一小的就醫和教育是很多家庭關切的問題。近來,副中心科教文衛配套不斷升級,一批區外名校將直接在城市副中心落戶,在行政辦公區及周邊地區引入北京一幼、黃城根小學、人大附中等城區優質教育資源。為緩解幼兒入托難問題,綜合考慮副中心學前教育發展定位、區域內人口發展變化趨勢等因素,三年內,通州計劃推動57所幼兒園規劃建設項目,預計提供學位18000余個。通州區將吸引社會資本籌辦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預計到2020年全部解決無證辦園問題。首都兒研所等三甲醫院也將在城市副中心建立分院,未來安貞醫院將主體搬遷至副中心院區。

  除了城市公共服務更加便利,未來副中心宜居的環境也將吸引人們“留得住”。經過兩年的建設,副中心新增林地3萬畝,通州區境內的北運河、通惠河、蕭太后河實現水清岸綠,蕭太后河引大批白鷺棲息,一幅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畫卷正徐徐展開。副中心將開展通風廊道的規劃建設,初步規劃兩級多條通風廊道。今年內,通州39條黑臭水體將全部還清,副中心155平方公里範圍內違建基本清零。

  打造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

  根據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要求,城市副中心將大力發展金融科技、財富管理,增強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金融增值功能。在産業方面,北京金融科技國際産業園上個月在通州區揭牌,將在運河商務區3平方公里內佈局建設。2018年,通州區還將全面打造與城市副中心需求相匹配的人才梯隊,並建設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

  專家點評

  提升城市副中心産業吸引力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杜立群

  本次規劃根據人口容量和服務需求,在城市副中心內,設置了12個組團,並再次劃分為36個家園,因地制宜配置各類設施。在每個家園中設置一處家園中心。在各個家園裏,把人的公共生活,比如上學、就醫、活動、購物、休閒,都用一種公共空間組織起來,形成5分鐘、15分鐘的生活圈。這樣一種社會組織方式,符合“千年之城”的要求。

  規劃從以下方面考慮,希望能夠規避“城市病”的發生。首先要提升城市副中心産業吸引力。根據調查結果,目前大概有70%以上的勞動力不在城市副中心就業,大部分都在中心城就業,造成了通州和中心城之間的通勤問題。規劃在三大主導功能的基礎上,進一步把功能精準化、細化,使疏解任務精準到除了人要搬過去以外,産業必須也能夠疏解到城市副中心,從而解決一大部分職住平衡問題。

  其次,副中心承接中心城區人口疏解將增加四五十萬人,希望這些人能夠住下來。另外是把環境搞好、加強配套公共服務。現狀的公共服務水準與中心城區、全市其他的區相比,有些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本次規劃加強了通州教育、醫療、養老、體育、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務配套水準和配套建設。基本滿足幼有所學、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弱有所扶、住有所居六個方面的民生保障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