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西區凸顯“科技范兒”
中關村丹棱街改造現狀
拆除機非隔離護欄,施劃禁停黃線和立體斑馬線,增加交通違停抓拍探頭,加裝人臉識別系統……中關村西區正在緊鑼密鼓打造新型城市形態範本。記者今天上午了解到,海淀北一街、北二街、彩和坊路、海淀西街、海淀東一街、東三街等11條道路今年“十一”前將完成“變臉”。
現在,行人從海淀黃莊地鐵口出來,發現丹棱街上的交通護欄不見了,路兩邊停的機動車也少了很多。先前人行道與機動車道的護欄變成了花缽,這條路的顏值明顯提升。記者過馬路時發現,斑馬線用了白、藍、黃三種顏色塗料。“與普通斑馬線相比,立體斑馬線更醒目,無論是對司機還是行人,都能起到更強烈的提示作用。”一位行人表示。在通過十字路口時,有著急的行人想闖紅燈,看到路對面的顯示屏,還是等等吧。原來,西區內的多個路口均安裝了可以實時抓拍行人闖紅燈並投射在大屏上的智慧攝像頭,可以通過人臉識別技術,自動提取人臉取證,為後續核實違法人員身份提供依據。
據了解,圍繞新型城市形態的構建,海淀街道(西區辦)攜手相關委辦局共同推動六項工作的實施與落地:取消丹棱街以北區域道路路側停車,機動車駛入地下停放;拆除中關村廣場、綠化及二級地塊的護欄和地樁;拆除四條路交通護欄,建設交通違停抓拍系統,人臉識別系統,增設立體斑馬線,完成道路禁停黃線施劃,進行樹池聯通和樹池箅子的安裝;推進城市智慧家居、城市大腦物聯網建設、機器人送貨、二級地塊和公共區域融合的試點工作;規範西區快遞和共享單車等非機動車停車秩序;對西區三聯廣告及電話亭進行整治和規範。
海淀街道(西區辦)負責人介紹,目前已在中關村廣場引入智慧座椅、智慧燈桿、智慧公廁等城市傢具,引入人臉識別系統,集成各類創新科技功能,為公眾提供全新的智慧城市體驗。今年5月,520個傳感設備在中關村西區內的井蓋、地下管廊安裝完畢。安裝的傳感設備主要功能覆蓋井蓋狀態、有毒有害氣體、管道壓力、燃氣泄漏、溫濕度等多個場景的監控監測,涉及水、電、氣、熱城市生命線全領域。今後,中關村西區還將充分發揮智慧機器人的優勢,整合中關村西區快遞資源,計劃在試點區域實現無人配送。
此外,中關村西區還將重點做好11條道路的改造提升,即海淀北一街、海淀北二街、冰窖衚同、鶯房衚同、彩和坊路、彩和坊西小街、海淀西街、海淀東一街、海淀東三街、通惠寺路、榆樹林路。改造提升的重點工作內容包括完善城市功能,引進24小時書店及無人便利店等服務設施,為市民提供便捷豐富的生活環境。(北京晚報 記者葉曉彥 實習生田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