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風箏” 走進北京小學傳承技藝
原標題:海淀區李家墳村鄉情村史陳列室 “曹氏風箏” 走進小學傳承技藝
用蝴蝶、富貴花和貓刻畫的風箏圖案象徵著“耄耋富貴”,用公雞、母雞和五隻小雞的圖案傳達《三字經》中“教五子”的文化……在位於海淀區的李家墳村鄉情村史陳列室內,展示著近百件風箏製品,鮮亮的色彩、精緻的圖案、豐富的文化內涵讓這裡的風箏顯得有些與眾不同,這些全都是中國民間風箏藝術四大派別之一的“曹氏風箏”。曹氏風箏工藝坊作為陳列室的主體,在傳授傳統技藝的同時,還帶動了村裏的富餘勞動力及殘疾人群體再就業。
記者日前來到陳列室時,幾位曹氏風箏傳承人正在專心地製作風箏,調色繪製圖案、粘連竹條搭建骨架……在傳承人熟練的技法下,一個個生動立體的風箏逐漸成形,有展翅翱翔的雄鷹,亦有象徵夫妻恩愛和睦的比翼燕。説起如今這“曹氏風箏”的傳承與發展,就要提到孔氏家族。“曹氏風箏”工藝坊負責人王曉宇介紹,曹氏風箏工藝源於清代大文學家曹雪芹在乾隆十八至二十二年間留給後世的巨作《廢藝齋集稿》。全稿共八卷,其中第二卷《南鷂北鳶考工志》中詳細記載了南北風箏的扎、糊、繪、放四種技法,堪稱中國最早的工具書,而其著書之意實為幫助殘疾朋友於景廉謀求生存的一門手藝。“孔祥澤先生將其中部分資料抄錄並保存下來,經過複製,為尊重曹雪芹先生濟世救人意願,將他製作的風箏稱之為‘曹氏風箏’。‘曹氏風箏’雖然姓曹,實際是由孔家幾代人相繼傳承。”
2006年,李家墳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李世剛自籌資金與“曹氏風箏”第二代傳承人孔令民老師合作,孔令民負責技術研發和專業指導,2007年正式掛牌建立曹氏風箏工藝坊。2008年,曹氏風箏4米高的肥燕風箏曾作為奧運會開幕式背景被選送。2011年5月,“曹氏風箏工藝”被正式錄入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在孔令民等“曹氏風箏”傳承人的共同努力下,風箏工藝坊研究恢復了“曹氏風箏”43種手工扎糊技藝中的14種技藝,精心複製出了百餘件“曹氏風箏”代表作品,還解決了40多名農村富餘勞動力及殘疾人就業。
為更好地傳承、保護、傳播和弘揚曹氏風箏藝術,李家墳村鄉情村史陳列室還開設了風箏文化與製作技藝培訓課程,進行中外文化交流。同時,“曹氏風箏”還走進了清華附小、北醫附小、人大附中等15所中小學,讓更多孩子有機會從小接觸這門傳統技藝與文化,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魅力。(北京晚報 記者 李怡 文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