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佔比三成 北京經濟“新”動不已
新華社北京8月30日電 題:新經濟佔比三成 北京經濟“新”動不已
新華社記者任峰、郭宇靖、王曉潔
新産業快速增長,新業態持續活躍,新模式不斷涌現……今年上半年,北京新經濟實現增加值4707.2億元,按現價計算,同比增長15.2%,約佔全市地區生産總值的三分之一。改革創新激發活力,首都經濟“新”動不已。
新經濟帶來新生機
新一代環保鈦電池、AR智慧眼鏡、腦控康復機器人……在北京市門頭溝區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上展示的一系列項目讓人眼前一亮。
作為曾經的採煤大區,資源型産業一度是門頭溝區絕對的經濟支柱,高科技創新型企業寥寥無幾。隨著當地石龍經濟開發區被納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新經濟在門頭溝區茁壯成長。
如果把高科技企業比作“金鳳凰”,那園區裏一定得多栽幾棵“梧桐樹”,才能讓企業安心棲居。門頭溝栽下的“梧桐樹”,是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創新型孵化器。
陽光小微空間孵化聚集區是其中之一。該聚集區為小微初創團隊量身打造。在這裡,諸如工商註冊等問題可得到一站式解決。北京工業大學畢業生小魏在聚集區內註冊了一家公司,從諮詢辦理到領取工商營業執照只花了1小時。
在園區裏,許多細分領域的科創企業,都能找到對應的孵化空間。京西創客工場的目標是成為國際一流的互聯網、智慧製造企業孵化基地;德山M-LAB則定位於醫藥研發;洪源廣業智造工坊是無人機研發孵化基地;博特文創空間的服務對象主要為文創産業……
新經濟帶來新生機。幾年間,經濟開發區蝶變成花木掩映的生態科技園,積體電路設計、工業機器人、3D列印等産業相繼落戶。
截至目前,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共有高新技術企業18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0家。2018年1月至6月,園區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同比增長30%。
新産業新模式蓬勃發展
門頭溝區高科技企業的勃發不是個例,在北京16個區,新經濟的身影到處可見。經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北京新經濟實現增加值4707.2億元,按現價計算,同比增長15.2%,約佔全市地區生産總值的三分之一。
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龐江倩認為,考察新經濟增長情況,可以從新産業、新模式、新業態、新産品等維度進行分析。
以新産業為例,上半年,北京戰略性新興産業實現增加值2323.2億元,按現價計算,同比增長17.1%。
身長約2米、重量約40千克,可潛至300米左右的水下……在8月舉行的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博雅工道(北京)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水下倣生機器人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按照《北京市機器人産業創新發展路線圖》,到2025年,北京機器人産業收入力爭達到600億元左右,基本建成全球領先的機器人創新應用基地。
科技創新不僅推動産業升級,也不斷催生新的商業模式,帶動消費升級。
7月5日,北汽新能源正式發佈面向私人市場的車電價值分離商業模式,並推出首款對私換電車型——EU快換版。消費者購買純電動整車後,電池産權將由電池管理公司回購,消費者以租賃方式獲得電池使用權。
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表示,車電價值分離從商業模式、産品、技術、服務等方面,直擊純電動汽車普及的痛點,為用戶綠色出行提供新選擇。
生産、服務領域的創新,在更高層次上實現供需結構匹配優化的同時,也給企業帶來“真金白銀”。
九次方大數據信息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大數據服務公司。截至目前,公司已與幾十個地方政府合資成立城市大數據應用及數據資産運營管理公司。公司創始人王參壽表示,2018年上半年企業營業收入與利潤同比增長幅度均超過170%。
改革創新孕育新動能
為激發新經濟活力,北京不斷釋放政策紅利。北京今年發佈的《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8年本)》共包括9類43項核準事項,相比2015版目錄,核準事項減少了59項,同比減少58%。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總體來看,新版目錄核準範圍進一步縮小。凡是市場競爭充分、企業能自主決定、可以通過經濟和法律手段有效調控的,一律取消核準改為備案。
稅收服務是營商環境的“試金石”。前不久,北京市首家雲稅體驗中心落戶通州。體驗中心在稅控發行、發票領用等環節啟用人臉識別系統,營造智慧辦稅全新體驗。同時,推行“一日領票”流程,將發票申領受理、稅控設備發行、發票發售等環節的時限由5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
北京東昇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寶平説,以往多次往返稅務機關,如今“最多跑一次”,切實感受到了稅收服務的變化。
放寬準入、簡政放權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讓新動能的持續活躍有了制度支撐。
北京擴大開放的六大領域非公經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今年1月至5月,六大領域規模以上非公有制服務業法人單位實現收入7292億元,同比增長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