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區今年實施20項文物騰退

2018-09-07 09:23:33|來源:人民網|編輯:葛寧遠

  原標題:西城區今年實施20項文物騰退 京報館、五道廟等一批文物建築實現清零

西城區今年實施20項文物騰退

京報館文物騰退實現清零。人民網 鮑聰穎攝

  人民網北京9月6日電 (鮑聰穎 張海濤)京報館、五道廟、朱家衚同45號茶室、慶雲寺一批文物建築實現清零、景山公園、北海公園內文物騰退項目正式啟動……記者從西城區政府了解到,在去年啟動15項文物騰退項目的基礎上,今年計劃實施20項,目前已啟動6項文物騰退項目。

  京報館、五道廟等一批文物建築實現清零

  去年以來,西城區大規模開展了文物騰退工作。2017年,西城區啟動15項文物騰退項目,共騰退居民402戶,騰退比例86%。2018年,西城區已啟動6項文物騰退項目(計劃實施20項),共簽約87戶,完成比例96%。京報館、五道廟、朱家衚同45號茶室、慶雲寺一批文物建築實現清零。

西城區今年實施20項文物騰退

京報館文物騰退實現清零。人民網 鮑聰穎攝

  去年以來,西城區大規模開展了文物騰退工作,並取得了顯著成果,為北京市的文物保護工作和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積累了經驗。2017年西城區啟動15項文物騰退項目,共騰退居民402戶,騰退比例86%。2018年,西城區已啟動6項文物騰退項目(計劃實施20項),共簽約87戶,完成比例96%。京報館、五道廟、朱家衚同45號茶室、慶雲寺一批文物建築實現清零。

  西城區文委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説,為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和加強老城保護、文化中心建設的工作要求,西城區制定並實施了《北京市西城區“十三五”期間不可移動文物保護行動計劃》,全面啟動了不可移動文物騰退工作,計劃騰退直管公房類不可移動文物47項,力爭在十三五末實現被認定為不可移動文物的會館和名人故居全部實現騰退。

  2016年數據顯示,西城區有363處不可移動文物中,作為“大雜院”用於居民居住、存在安全隱患的不可移動文物165處(佔總量的46%)。“文物騰退”,是長期困擾文物保護工作的老大難問題。

  推動中軸線重點遺産點騰退工作

  據介紹,西城區在進行直管公房類文物建築騰退工作的同時,積極推動中軸線重點遺産點的騰退工作。今年西城重點項目為北海、景山、慶成宮的文物騰退。針對單位自管産公房的特點,西城區研究提出以對接安置房置換、輔以適當補償獎勵的騰退方案,保證騰退工作的公平性和可操作性。

  2018年8月10日,景山公園、北海公園內文物騰退項目正式啟動。首日,景山公園簽約搬遷全部3戶員工;次日,北海公園內4戶也全部簽約騰退。慶成宮文物騰退案件的訴訟工作正在進行。北海、景山文物騰退的成功實踐,為下一步推動中軸線申遺涉及的中央單位和軍隊産公房(宿舍)項目,提供可借鑒可複製的模式。

  沈家本故居對外開放,遊客可登記參觀

  記者得知,沈家本故居已經對外開放,接待遊客參觀。故居內常設展覽,通過豐富翔實的史料、圖片、實物展示了沈家本的生平及成就,反映中國法制發展歷程,展示中華法治文明。

  沈家本(1840-1913)是清末著名的法學專家,中國近代法學的奠基人,沈家本于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入京,至民國二年(1913)逝世一直居住於此。故居坐北朝南,三進院落,屬西城區直管公房,原由46戶居民承租使用,佔地面積1703㎡,文物建築面積1015㎡,2015年11月,騰退工作正式啟動,2016年8月,完成了全部居民的騰退。

  沈家本故居文物保護利用工程,是西城區“十三五”時期重點推進並率先亮相的文物保護利用項目、歷時3年,完成騰退、修繕、環境整治、展陳布展,實現開放。沈家本故居保護項目成功開闢了文物騰退保護的工作路徑,為西城區文物騰退工作創立了典型示範,形成了文物建築社會化利用的工作模式。為深入開展西城區文物保護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