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萬尾瀕危瓦氏雅羅魚放流永定河源頭
原標題:3萬尾瀕危瓦氏雅羅魚放流永定河源頭
在延慶玉渡山自然保護區內的古城河畔,3萬餘尾瀕危魚種瓦氏雅羅魚放流永定河水系源頭,增加水生物種多樣性,修復水域生態功能。 鄒強軍攝
本報訊(記者 孫雲柯 通訊員 鄒強軍)昨天,3萬餘尾珍稀瓦氏雅羅魚在延慶玉渡山古城河畔放流,這是本市首次在永定河水系源頭開展該瀕危物種的恢復。自2012年以來,本市已在各水系放流瓦氏雅羅魚、多鱗白甲魚、細鱗魚、中華多刺魚等瀕危魚類60萬餘尾,自然水域生態修復效果已初步顯現。
秋日的古城河畔,水面開闊、生機盎然,來自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北京市農業局、北京市環保局、延慶區農業局的負責人和社會各界人士近百人,將3萬餘尾瓦氏雅羅魚撒向河流,剛剛投入古城河懷抱的魚苗像是回到了自己溫馨的家,興奮地四散遊開。
瓦氏雅羅魚是我國北方知名的土著魚類,亦稱東北雅羅魚、華子魚、滑魚、白魚,分佈于黑龍江、遼河、黃河、海河等水系,喜居在清冷水域的中上層。瓦氏雅羅魚在北京地區曾分佈在永定河上游及官廳水庫中,但受人為和自然變遷等因素的影響,其自然分佈區域及種群數量日趨減少,近年來野外種群數量急劇下降,中科院動物所在2002年至2010年間對北京及其鄰近地區野生魚類資源調查中未採集到瓦氏雅羅魚活體,因此2012年公佈的《北京市地方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將瓦氏雅羅魚列入亟需保護魚類品種之一。
生物多樣性是一個地區生態保護的風向標,水生物種的恢復對自然平衡和水域環境有著積極的作用。為加快河湖水域生態修復,恢復魚類物種多樣性,市農業局水生野生動植物救護中心近年來積極開展瓦氏雅羅魚的引進、馴養和繁育研究,本次放流的瓦氏雅羅魚苗全部是救護中心今年春天在本地自行繁育孵化、精心馴養的優質魚苗。由於瓦氏雅羅魚對水質環境要求較高,通過放流恢復此種魚類,就是為水域環境裝上了生物報警器,可利用生態魚類監測水質、保障水環境安全。
自2012年本市開展增殖放流、生態修復工作以來,永定河、拒馬河、潮白河、懷沙-懷九河等主要水系中,放流瓦氏雅羅魚、多鱗白甲魚、細鱗魚、中華多刺魚等瀕危珍稀魚類超過60萬尾。據目前的觀測,珍稀野生魚類種類及種群數量穩定增加,自然水域生態修復效果已初步顯現。
接下來,北京市農業局水生野生動植物救護中心將在放流水域進行持續跟蹤調查,對比評估放流效果,不斷調整水域生態修復方案,確保自然水域中的瓦氏雅羅魚等土著魚類種群數量逐漸得到恢復性增長,增加水生物種多樣性,有效修復水域生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