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壇再添新景區 天壇內壇首次完整呈現

2019-06-10 09:16:55|來源:人民網|編輯:李玥

  人民網北京6月8日電(池夢蕊)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産日,記者從天壇公園獲悉,位於天壇公園西南角的原北京園林機械廠區域經過搬遷騰退和修繕整治後,終於恢復其歷史原有風貌,今日開始正式接待遊客。

北京天壇再添新景區 天壇內壇首次完整呈現

  據天壇公園園長李高介紹,天壇內壇機械廠區域,位於天壇世界文化遺産核心保護範圍內,包含內壇墻、廣利門和輿路等天壇歷史遺産本體,佔地面積約3.77公頃。文獻記載,皇帝在圜丘祭天前一日到達天壇,先到皇穹宇內的皇天上帝和祖先牌位前上香行禮,察看祭祀場地和祭品情況,然後從廣利門轉往齋宮齋戒,次日舉行祭天大典。也有記載説,皇帝完成祭祀活動之後,經由廣利門東側的輿路,穿行廣利門回紫禁城。

  清帝退位進入民國後,天壇不再有祭天功能,大面積壇域被外來進佔。廣利門自此封閉,祭祀輿路斷行,壇墻傾頹荒疏,文物古建無人過問修繕。1951年,北京園林機械廠在此成立,當時是全國僅有的四家園林機械廠之一,主要生産和維修各種園林設施。2007年,北京園林機械廠被撤銷後歸入天壇公園,其建築一直保留,並作為辦公用房使用。2015年公園為避免文物本體再遭毀壞,騰空了曾被用作庫房的廣利門,並採取保護性隔離封閉措施。

北京天壇再添新景區 天壇內壇首次完整呈現

  為配合北京中軸線整體申遺,自2018年起,天壇公園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統一部署要求,根據《天壇總體規劃(2018-2035)》和《天壇文物保護規劃(2018-2035)》,完成園林機械廠等園內核心遊覽區住戶騰退工作,並對完成騰退的園林機械廠區域實施環境整治和文物修繕。今天起,該區域正式對遊客開放。

北京天壇再添新景區 天壇內壇首次完整呈現

  李高介紹,天壇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祈谷的重要場所,皇帝每年冬至要到圜丘祭天,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圜丘壇有四個天門,坐落于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分別為泰元門、昭亨門、廣利門和成貞門。其中,南部的昭亨門是目前天壇公園的南門,北部的成貞門位於天壇中軸線上,遊客可以自由穿行。但是,西部的廣利門和東部的泰元門,因被外單位和住戶長期佔用,遊客始終無法一睹真容。在此次修繕整治過程中,廣利門按照“修舊如故”的原則,按原規制、原材料、原工藝做法進行施工,恢復其歷史風貌。

北京天壇再添新景區 天壇內壇首次完整呈現

  去年4月2日,天壇廣利門及南壇墻修繕工程正式開工,其中廣利門修繕面積248平方米,廣利門迤南至昭亨門、昭亨門迤東119米處的內壇墻合計修繕704.4米。隨後,天壇公園又完成了包括園林機械廠、泰元門等園內核心遊覽區住戶騰退工作,並實施環境整治和文物修繕。拆除房屋面積約8818平方米,對廣利門至神樂署院門道路、廣利門東側道路、原機械廠入口道路新作鋪裝共計4473.22平方米。在機械廠騰退區域種植檜柏和草坪,綠地改造總面積達3.6公頃。

  如今,廣利門和壇墻終於亮出來,天壇內壇“環壇步道”全部打通,天壇內壇首次完整地呈現在遊客視野中。天壇新開放面積達3.2公頃。

  李高透露,除廣利門外,泰元門騰退修繕工程預計今年9月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