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佈局四級商業中心 東西城將核減商業設施規模

2019-06-17 09:00:17|來源:北京日報|編輯:李玥

  原標題:東西城將核減商業設施規模

  本報訊(記者 馬婧)城市副中心增加商業用地,朝海豐石四區商業要調整結構,新城中人口超50萬的地區要加設商業中心……記者昨天獲悉,由市商務局、市規自委組織編制的《北京市商業服務業設施空間佈局規劃》(徵求意見稿),6月20日前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建議。按照規劃目標,到2035年,本市將建成國際一流消費樞紐城市,城市商業競爭力進入世界前列。

  截至2018年,本市已有7000萬平方米左右商業建築面積,營業面積達4200萬平方米左右。全市商業建築規模較為充足,但結構和佈局有待調整,部分大型商業設施文化和空間品質較低,社區便民商業設施密度偏低。

  根據分區規劃,本市核心區要建設具有古都特色的商業設施體系,實行商業設施規模總量控制原則,原則上不再新增商業建築規模。考慮到中心城區人口規模減量發展和城市核心區減量發展的要求,核心區,也就是東城區和西城區的商業設施總規模應適當核減。

  對於除核心區外的中心城區,原則上不再新增總商業規模。將結合現狀商圈空心化情況和市民需求,對商業中心佈局和結構進行優化,重點增加居住集中區的商業設施規模,減少商業設施對集體建設用地的佔用。

  城市副中心商業設施規劃將採取“組團中心-家園中心”模式,在組團中心設置地區級商業中心,滿足居民高品質購物需求;在家園中心設置社區級商業中心,並盡可能以一站式綜合體模式統籌設置,在居住區周邊5分鐘範圍規劃社區便利終端,重點解決蔬菜零售、便利店、早餐點等便民生活需求。同時,城市副中心將配合中心城區疏解工作,增加商業用地供應。

  新城平原地區是承載城市功能疏解的重點地區,將更多考慮增加的城市人口所新增的商業服務需求,在人口接近或超過50萬的新城平原地區儘量設置一處地區級商業中心。此外,聚焦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和其他産業園區商業服務業設施水準,在園區內或周邊部署一定規模的地區級商業中心。對於生態涵養區,確保每個鄉鎮都建設一個鄉鎮級商業中心。

  同時,將調整優化商業中心體系,在全市構建廣域級、區域級、地區級、社區級四級商業中心體系。近期重點培育王府井、前門大柵欄兩個廣域級商業中心;重點培育CBD、石景山、回龍觀、大興西紅門和城市副中心5個區域級商業中心;對西單、金融街、建國門、五棵松等地區級商業中心進行存量空間的優化調整;社區級商業中心要組合超市、餐飲、修理、蔬菜零售等生活性服務內容。

   新聞拆解

    大型超市不能開進前門王府井

  按照徵求意見稿,王府井、前門大柵欄控制發展的業態均為商品交易市場、大型綜合超市、大型家居商場。

  王府井商業區定位是高品質的核心商業區,該區域將從現有步行街向南北兩個方向延展,營造首尾精彩、序列壯美的步行街主街;從主街向東西拓展走向衚同和院落,營造層次豐富、細節精緻的步行街輔街。

  王府井商業區鼓勵發展的業態為國際知名主題購物中心、全球精品百貨店、國際品牌體驗店、旗艦店、高端特色主題商場、連鎖品牌專賣店、特色餐飲和影劇院、博物館等文體娛樂設施及各類新型跨界商業業態、定制業態。

  前門大柵欄地區的定位是反映古都風貌的商業品牌集聚區。鼓勵發展傳統老字號商業、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區和反映北京古都歷史的博物館,中小型購物中心或百貨店、品牌專賣店、專業店、定制業態、特色餐飲、休閒娛樂以及各類新型跨界商業業態,鼓勵在店外開展反映古都風貌的文化及經營類活動。

   城市四角布設一級批發市場

  徵求意見稿提出,本市將在農産品批發集散功能基礎上強化公共物流配送功能,發展形成“批發集散+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的現代化農産品流通樞紐。規劃城市西南、東南、西北、東北方向4個一級批發市場,糧油類商品在一級市場內合理配置。

  西南方向,保留新發地主交易通道的地位,協同發展新發地市場、北水嘉倫市場和中央農産品批發市場功能;東南方向,利用首農集團用地等方式,擴大流通中心總規模600畝左右;東北方向,在順義規劃一處一級批發市場,用地800畝;西北方向,在昌平南口規劃一個農産品綜合批發市場。

  為滿足周邊多點地區懷柔、密雲、平谷、房山、大興等未設置農産品一級批發市場的郊區供應情況,各設置一處100畝左右的二級市場。

  千畝二手車交易市場設在五環外

  按照減量集約且保障市民需求的原則,本市將統籌考慮二手車交易市場佈局,在本市五環外設置6個到8個二手車交易市場,總佔地面積1000畝左右。在五環外具備一定交通、市政條件場所,分散設置8家到10家報廢車拆解廠,每家場地面積不低於80畝。

  此外,在六環路附近具備一定交通、市政條件的場所,分散設置8家到10家為本市服務的洗衣廠,每家場地面積40畝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