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節能宣傳周啟動 首屆綠色包裝設計徵集活動獲獎作品公佈
北京首屆綠色包裝設計獲獎作品公佈。
人民網北京6月17日電 (記者 鮑聰穎)通過巧妙設計,沒有泡沫塑膠的快遞盒,易碎物品也不容易被碰壓,秸稈、甘蔗渣,做成全降解綠色餐盒;採用100%可回收降解綠色環保紙質材料,杜絕傳統禮盒過度包裝……6月17日,北京市發改委召開2019年節能宣傳周啟動日暨首屆綠色包裝設計徵集活動作品發佈會。經過專家評審,現場共評選出最佳設計作品3名(食品類2個、快遞類1個),優秀設計作品11名(食品類3個、快遞類3個、外賣類5個),組織獎2名。
近幾年,隨著快遞、外賣等新興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導致包裝物使用量增長較快,過度包裝新問題開始凸顯。據了解,首屆綠色包裝設計徵集活動於2018年9月份啟動,由北京包裝技術協會、北京設計學會組織實施,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北京市經濟信息化局、北京市郵政管理局作為指導單位,臺盟北京市委作為特邀指導單位。“綠色包裝設計徵集活動”是持續推動臺盟北京市委“治理過度包裝,促進綠色消費”提案辦理報告落地的舉措之一。綠色設計是包裝從源頭進行減量的最有效措施,通過設計一方面在滿足使用要求前提下合理地使用包裝材料,減少原材料使用;另一方面選用適合的材料進行包裝,盡可能使用可回收可循環的包裝材料,減少廢棄物産生。
部分入圍作品展示。
記者了解到,此次活動作品不只在外觀設計上有亮點,更重要的是體現綠色設計理念。比如有的從原材料入手,使用甘蔗渣、麥秸稈等生物質材料製作包裝,減少塑膠製品的使用;有的從設計結構入手,通過物理結構設計,減少填充物和塑膠袋的使用;有的則從多次循環利用和梯次使用入手,使包裝物價值最大化。
本次綠色包裝設計徵集活動歷經8個月徵集,共收到來自北京、上海、天津、廣東、四川、山東、內蒙古等24個省市自治區參賽者提交的作品,有20多家企業和40多所高校參與其中。活動共收到199件有效作品,其中設計作品類187件(食品類88件;快遞類54件;外賣類45件),解決方案類12個。經過專家評審,共評選出最佳設計作品3名(食品類2個、快遞類1個),優秀設計作品11名(食品類3個、快遞類3個、外賣類5個),優秀組織獎2名。
現場展出的“優秀設計獎-外賣類”甘蔗渣餐盒。這套餐盒外觀與普通餐盒相似,但採用了甘蔗纖維漿作為主材,具有完全的可回收、可降解功能。
記者在現場看到,快遞類最佳設計獎是一款免填充、自支撐的防震快遞設計,其作品思路來源於Z字形結構,包裝內部採用打孔的方式分成多面,按照物品的大小來確定所需固定物品的空間尺寸,進行物品放置,既可節約包裝箱內填充物,又能保障産品的穩定性。
外賣方面,優秀設計獎中有一款綠色環保材料餐盒,採用秸稈為主要材料,通過秸桿粉與聚乳酸等全降解塑膠共混的工藝,完成餐盒、水杯等食品包裝作品的設計、製作和應用。
另一款專為外賣餃子設計的作品,以加厚牛皮紙附PE防水淋膜為主材,以解決中國傳統食品餃子外賣為主要出發點,通過巧妙的設計和佈局使餃子、餃子湯、小料均有合理的位置盛放,既節省配送打包時間,又能解決一直以來外賣餃子無湯喝的現狀。
最佳食品類設計獎是一款方便牛奶盒,以減少塑膠為設計理念,以利樂包裝為基礎,內置吸管,除可以省去塑膠細管包裝,還能將“拆下吸管、撕開細管包裝、插入吸管”三個步驟,簡化為“撕開紙膜”一個步驟。
作品採用100%可回收降解綠色環保紙質材料設計製作,結構簡便實用,提手外盒一體化,杜絕傳統禮盒過度包裝。
“此次綠色包裝設計徵集活動徵集到了一批優秀的包裝設計作品,起到了引導示範作用,通過綠色包裝的推廣和使用,實現包裝物從源頭上的‘3R’(減量化、再利用和循環化),達到垃圾源頭減量、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能源資源的目的。”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是全國唯一一個連續12年在國家節能考核中達到“超額完成”等級的省級地區,2018年北京全市萬元地區生産總值能耗為0.254噸標準煤/萬元,是全國能效水準最高的省級地區之一。目前,北京市第三産業和居民生活能耗佔能源消費總量的四分之三左右。
部分入圍作品展示。
“下一步,政府各相關部門將及時總結本次活動的經驗,並推動優秀設計作品的實際應用,支持行業協會搭建供需合作平臺,推動應用企業和設計作品有效銜接。”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