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營商環境報告》發佈 北京五項指標跨入全球前30名

2019-10-25 09:21:02|來源:北京日報|編輯:李玥

  原標題:本市五項指標跨入全球前30名

  本報記者 曹政

  昨天,世界銀行《2020營商環境報告》正式發佈,中國排名躍居全球第31位,相比去年提升15位,這是中國繼去年第78名提升至46名之後實現的又一重大飛躍。在這背後,北京作為兩大樣本城市之一,做出了重要貢獻。

  市發改委昨天披露,北京作為樣本城市的得分為78.2分,在去年大幅提升的基礎上,今年再次提升4.6分,甚至超過部分歐盟國家和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水準。

  5個指標進入全球前30名

  根據今年世行報告,中國開辦企業指標提升1名,升至全球第27位,北京市開辦企業指標得95.1分,比上年提高1.4分。眾多新創公司對此已有深刻體驗。北京兩年來通過搭建“e窗通”平臺,實現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簡化審批流程,將原來的營業執照申請、公章刻製和發放、稅務登記和發票領取、“五險一金”登記、銀行預約開戶等審批環節進行合併;推廣應用電子營業執照,免費刻製公章,每年為企業節省6000萬元。

  此外,中國獲得電力指標升至全球第12位,其中北京市獲得電力指標得95.4分,比上年提高3.39分。在去年率先推出低壓電力接入“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的三零服務的基礎上,今年擴展到水、氣、熱、通信等全部市政領域,辦電環節和時間進一步壓縮,已達到全球最佳水準。

  不僅如此。“北京今年在開辦企業、獲得電力、登記財産、保護中小投資者、執行合同等5個指標上都跨入到全球前30名。”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説。

  北京市還加大營商環境改革法制機制建設,營造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的立法、執法、司法環境。目前,本市實行買賣合同等5類商事糾紛立案、鑒定、調解、送達、處置全程網上辦理,實現立案24小時不“打烊”;北京互聯網法院為當事人提供一站式服務,實現互聯網案件立案、審判、執行全流程在線辦理;在全國首批成立的破産法庭,集中優勢資源實行專業化審判,提高辦理破産重整效率。

  辦理建築許可得分跨越式提升

  中國辦理建築許可方面大幅上升88位,位列全球第33位。根據今年世行報告,北京市辦理建築許可指標得77.8分,比上年提高15.75分,實現了跨越式的提升。

  過去,辦理建築許可往往存在手續多、時間長的問題。對此,本市探索構建“多規合一”“多圖聯審”“多測合一”“多驗合一”的高效審批模式。這樣一來,將14個審批部門的審批職能,能取消的堅決取消,能合併的立即合併,審批服務事項由224項精簡至107項;將原來涉及9個管理部門和5個市政服務企業的專項竣工驗收改為“統一平臺、信息共享、集中驗收、限時辦結、統一確認”的“五位一體”聯合驗收。

  這位負責人説,本市還全面推行不動産登記“一網通辦”,大力推進綜合窗口建設,將原需在3個部門辦理的交易、繳稅、登記業務合併,實現“一窗受理、內部流轉、即時辦結、同窗出證”辦理模式,企業間不動産登記最快45分鐘辦完。今年世行報告披露,中國登記財産指標位列全球第28位,北京市登記財産指標得82.6分,比上年提高0.42分。

  先行先試創跨境貿易便利

  今年世行報告顯示,中國跨境貿易指標排名上升9位,全球排名第56位。北京市跨境貿易指標得85.7分,比上年提高3.69分。

  “跨境貿易方面,京津兩地加強密切合作、勇於先行先試,主動推出跨境貿易便利化5項改革。”這位負責人説,本市在全國率先創新“岸邊直提”新型疏港模式,實現提箱時車船無縫銜接;創新監管方式,推行進口商品“先放行後改單”“先放行後繳稅”“先驗放後檢測”。

  此外,今年中國納稅指標排名上升9位,全球排名第105位。北京市納稅指標得71.7分,也比上年提高2.68分。分數的提高,也得益於這兩年本市通過制定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清單和“全程網上辦”,實現5類162項辦稅業務“最多跑一次”、152個納稅事項“全程網上辦”,7類300余項涉稅業務“全市通辦”。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本市轉變觀念,全方位推進營商環境改革,從“政府端菜”向“企業點菜”轉變,從政府部門“各自為戰”向“協同作戰”轉變。營商環境優化的過程中,企業和群眾成為改革的受益者。數據顯示,兩年來,營商環境改革直接為企業節省經營成本達30億元;北京市頂格實施國家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累計為企業減負達18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