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全息視點  企業扶貧  文旅映話  環球視野  社會責任  人物  公益  健康  專題
首頁 > 企業頻道 > 正文
金融讓利實體經濟成效顯現
2021-07-15 09:54:33來源:經濟日報責編:馮實

  “銀行業利潤增速、工業企業利潤增速‘一降一升’,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金融向實體經濟讓利的積極效果。”在國新辦7月14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國銀保監會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負責人劉忠瑞表示。

  數據顯示,一季度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6143億元,同比增長2.4%,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3.3個百分點;今年前5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83.4%,兩年平均增長21.7%。“金融與實體經濟同呼吸、共命運。”劉忠瑞説,雖然銀行業利潤暫時出現一定波動,但實體經濟利潤回升有助於銀行機構改善資産品質。

  同時,金融資源持續向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傾斜。製造業貸款較年初增加1.7萬億元,同比增速連續14個月保持在10%以上;涉農貸款餘額超過41萬億元,綠色信貸餘額達12.52萬億元。今年前5個月,全國新發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利率5.68%,比去年下降0.2個百分點。截至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保持在30%以上,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服務業貸款同比分別增長19.3%、23.7%,均高於各項貸款增速。

  截至6月末,我國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3.5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083億元,不良貸款率1.86%,較年初下降0.08個百分點,保持在合理水準。“我們推動銀行提足撥備、多渠道補充資本,增強風險抵禦和損失吸收能力。”劉忠瑞説,截至6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撥備餘額達6.7萬億元,撥備覆蓋率190.3%,較年初上升7.5個百分點。

  目前,我國綠色信貸規模位居世界第一。截至一季度末,國內21家主要銀行綠色貸款餘額達12.5萬億元,佔各項貸款的9.3%,其中綠色交通、可再生能源、節能環保産業貸款餘額佔比超過70%。同時,近5年綠色信貸不良貸款率保持在0.7%以下,遠低於同期各項貸款的整體不良水準。

  “此外,綠色信貸的環境效益也逐步顯現。”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負責人葉燕斐説,按照綠色信貸資金佔綠色項目總投資比例計算,21家主要銀行的綠色信貸每年可支持節約標準煤超3億噸。下一步,銀保監會將進一步加大對綠色低碳産業的支持力度。一是大力支持新能源、低碳能源發展;二是鼓勵創新,探索將碳排放權作為質押物,為銀行擴大融資提供質押基礎;三是探索綠色信貸資産證券化方式,動員更多社會資本投資綠色領域。(記者 郭子源)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