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區制定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方案

2019-04-23 09:40:27|來源:北京青年報|編輯:李玥

  原標題:多區制定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方案

  根據市城市管理委部署,今年是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三年專項行動(2017年—2019年)的收官之年,核心區要完成轄區內全部2336條背街小巷的整治提升任務,目前已基本整治完成1226條。今年還將在核心區打造200條示範背街小巷。此外,今年城市副中心(通州區)將完成20條、朝陽區完成330條、海淀區完成110條、豐台區完成50條、石景山區完成29條背街小巷的整治提升任務。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多區已制定完成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區級方案,在完成市級任務的同時,還制定了區級任務,同時注重挖掘區域內涵,彰顯文化特色。

  多區自我加壓

  增任務提標準

  北青報記者從部分區級方案中了解到,多區自我加壓,在落實市級任務的基礎上,額外制定區級任務,部分區整治背街小巷數量實現翻倍。

  比如,海淀區在2019年市級任務110條的基礎上,制定區級任務145條;通州區在20條市級任務的基礎上,制定21條區級任務。這兩個區的區級任務均高於市級任務。

  據海淀區城市管理委環境建設科副科長焦慶輝介紹,按照市裏部署, 2017年至2019年共整治背街小巷198條,但在整個海淀區中並不是一個很大的區域,同時也比較分散。“我們希望借助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實現整體街巷環境的改善,滿足更多百姓生活的需要。基於此,這三年我們又制定區級任務215條。”焦慶輝説。

  此外,按照市級部門要求,核心區與通州區的整治提升標準原本是不同的。核心區的標準是“十無一創建”,通州建成區的標準是“八無兩規範一創建”。通州區城市管理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通州區自我加壓,把建成區背街小巷整治提升的標準提高,也參照核心區“十無一創建”標準進行整治。從實際情況看,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效果。

  融入衚同文化

  體現區域特色

  北青報記者發現,東城、西城、海淀、通州等區在推進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過程中,深入挖掘區域內涵,彰顯文化特色。

  東城區在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中,深入挖掘衚同文化內涵,利用好四合院、名人故居、老字號、老物件講好“衚同故事”。同時,傳承延續老北京的鄉愁和記憶,增強居住、工作、生活在背街小巷內各類人群的文化自信、主人翁意識。

  西城區也是結合衚同歷史,挖掘其背後的文化。例如,位於民族文化宮北側的中京畿道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墻,分別介紹了五十六個民族及其特色文物、民族運動和民族樂器。

  此外,在一些背街小巷的衚同口設置明顯的標識,條件允許還要介紹衚同名稱的由來。“以達智橋衚同為例,清朝以前達智橋衚同是一條河溝,這條河溝由西向東流淌,與從宣武門向南流的河溝匯合在一起,在兩溝匯合處建有一座小橋。1965年北京整頓地名時,正式定稱為達智橋衚同。”西城區城市管理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海淀區也要求街道在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中,體現文化內涵。海淀區城市管理委環境建設科副科長焦慶輝介紹,海淀轄區內有很多重大活動的駐地,比如鐵道大廈、京西賓館等,“我們在這些重點區域和節點周邊,結合背街小巷外立面提升工作,在墻體、樓體、護欄等處體現區域文化特色,讓代表、外賓在遛彎散步過程中,就能了解海淀區的文化。比如鐵道大廈旁邊是北蜂窩中路,它地處羊坊店街道。在這條七八百米長的街巷上,沿途體現出羊坊店街道獨特的歷史文化,區域特色十分濃厚。”

  通州區將整治工作由街巷環境改善覆蓋到整個街區的品質提升。不僅改善了城市“裏子”的環境,還延伸至“裏子”周邊居住區域,結合廁所革命、停車難等問題,通過改造升級智慧公廁以及增設立體停車設施、小微綠地、口袋公園、體育休閒場所、居民活動中心、商業步行街等,改變商業業態,提升街區整體環境,打造精品街巷,切實增強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打造示範背街小巷

  核心區創新做法

  按照市城市管理委的部署,今年將在核心區打造200條示範背街小巷。北青報記者了解到,西城區今年要完成100條示範背街小巷的環境綜合整治。在實施過程中,西城區創新做法,搭建西城區街巷管理平臺,計劃今年5月將試運行,6月份有望正式投入使用。

  據西城區城市管理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西城區街巷管理平臺設計有5個模組。其中,基礎信息模組主要提供背街小巷的基礎臺賬、房屋結構、人口情況、違法建設情況等信息;問題處置模組主要解決街巷長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如保潔等街巷長可以自行解決的問題,由街巷長進行處理,街巷長解決不了的問題則上報街道和區級層面,利用“吹哨報到”機制解決;統計分析模組則是對某一段時期內街巷長髮現和解決的問題進行分析,以此補齊城市短板;在考核評價模組中,一方面對街巷長的履職進行考核,同時街巷長也會對“吹哨報到”部門處理問題的情況進行評價;而在輔助功能模組中可以通過視頻功能,展示街巷長的巡查情況。

  據了解,西城區還將通過街巷管理平臺,健全街巷長考核體系和激勵機制,鞏固好背街小巷整治成效。

  書記區長親挂帥

  高規格推進提升

  北青報記者發現,通州區開展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的保障規格較高。在通州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成立了書記區長挂帥、主管區長統籌的領導小組以及聯席會議辦公室,由區城管委牽頭開展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工作。

  主管區長每週進行調度,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各屬地一把手親自抓,明確主管領導、科室負責人和具體工作聯絡員,做到工作專人專班,工作聯絡和信息溝通及時暢通。工程建設期間,區委書記、區長、主管區長親自調度,多次召開專題會論證方案、聽取進展,並現場拉練檢查推進工作。

  此外,區委書記還帶領相關單位一把手到東西城參觀學習借鑒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經驗,區城管委也先後兩次組織各相關鄉鎮、辦事處赴東西城參觀學習。

  記憶體

  “十無一創建”

  “十無”即無私搭亂建、無開墻打洞、無亂佔道、無外立面破損、無違規廣告牌匾、無道路破損、無違規經營、無堆物堆料、無亂停車、無亂搭架空線。

  “一創建”即開展“公共環境好、社會秩序好、道德風尚好、同創共建好、宣傳氛圍好”文明街巷創建活動。

  本組文/本報記者 王斌 蔣若靜 李天際 李澤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