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大數據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2017-12-07 17:32:56  來源:國際在線  責編:陳晨

  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報道(王海霞 王風雲):生態環境大數據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2月2日,以“凝聚大數據力量,助推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的創新共享•生態文明大數據論壇在廣東惠州召開。論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有關部署,圍繞生態文明大數據的架構和推進生態文明大數據建設的途徑和案例等議題,結合研促會的宗旨使命和相關行業企業的訴求展開交流。

  此次論壇由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主辦,環境保護部辦公廳指導,環境保護部信息中心支持。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執行副會長李慶瑞,環境保護部原總工程師萬本太,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生態文明大數據分會會長李朋德,惠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江菊蓮等參加論壇。

  李朋德説,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惠州在今年9月獲評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大數據等信息技術作為推進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手段,將為生態環境保護的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會上,李慶瑞宣讀了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關於成立生態文明大數據分會的通知,要求大數據分會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系列重要論述精神,儘快完善組織機構,開展生態文明大數據工作,為推動國家生態文明大數據發展作出貢獻。

  江菊蓮在致辭中説,惠州將借助大數據和新技術的雙重支持,努力加快生態文明建設,走出一條具有惠州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新路子,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希望通過論壇的互動交流,促進相關企業協會與惠州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實現深度合作、共贏發展,促進惠州加快建設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的步伐。

  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已建成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東華在題為“發揮測繪地理信息作用,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題演講中指出,測繪地理信息廣泛應用於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科學研究、行政管理、人民生活等諸多領域。

  王東華説,目前我國已建成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為政府和企業提供在線服務。比如,黑龍江、北京、河北等地將測繪地理信息用於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南京將其用於 “多規合一”服務,調整佔用湖泊問題。此外,測繪地理信息還可廣泛用於自然資源離任審計、城市黑臭水體定位等領域。

  “順德區面積806平方公里,污染源監管對象有近7萬家,全區環境監察人員近130人。”佛山市順德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副局長葉平説,順德既有 “頂天立地”的世界500強企業,又有“鋪天蓋地”的小民營企業,環保監察壓力非常大,“生態環保大數據建設因此成為必然選擇”。

  葉平介紹到,近年來,順德將構建“智慧環保”工程提上日程。2016年9月起,順德區推廣行政審批、信訪、行政處罰、移動執法4個子系統,目前共錄入4906條數據,導入污染源企業90117家。截至今年11月,23個子系統共導入或錄入數據約12萬條。

  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初顯成效

  “大數據是信息化發展階段性成果,使得在解決問題、發現問題上形成了新的能力。”環境保護部信息中心主任程春明指出,近兩年來,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初顯成效,數據資源規模、管控能力、關聯以及共享服務能力、可視化能力方面都得到了提升。

  面對複雜的生態環境問題,中科宇圖資源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劉銳認為,應首先從地理國情的監測、參與編制空間的規劃、市縣“多規合一”方面促進國家空間規劃體系的建立,其次在生態環境精細化管理上,建設環境監測、管理、管控、督查等一系列平臺。

  軟通動力集團副總裁、創新研究院執行院長曹曉兵則提出了基於物聯網和大數據的端到端 “一攬子”解決方案。他建議,可以利用環境監管服務、生態環境大數據、網格化布點檢測、智慧環保構建全方位的生態環境監控體系。

  在討論農業大數據、生態文明大數據對發展農業、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構建農村生態文明及保障食品安全方面起到的作用時,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朱明表示,目前該院正在積極開展全國農村土地確權工作。他講到,大數據的核心就是共建共享,下一步要合作起來,共同構建優化解決方案。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