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費縣:立足生態 大力發展全域旅遊

2017-12-19 09:13:39  來源:國際在線  責編:陳晨

  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消息: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山東省費縣把旅遊扶貧作為重點,依託全域生態遊發展的優勢,探索“全域旅遊+扶貧”模式,積極打造生態遊扶貧樣板,讓貧困群眾的腰包鼓起來,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費縣生態怡人、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達到46.9%,人均水資源佔有量是全省平均水準的3倍,被評為“世界長壽之鄉”。

  北部大田莊鄉位於蒙山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南部許家崖水庫是臨沂城區備用飲用水源地。為實現這兩個區域內20個重點貧困村的脫貧,費縣變生態優勢為經濟優勢,大力發展全域鄉村生態旅遊。

  費縣實施了投資20億元的大田莊全域生態遊項目,整合省財政“一事一議”和旅遊扶貧資金,將每個村都打造成了各具特色的旅遊景點,實現了“三變”,即群眾的果園變遊園、房屋變旅館、産品變商品,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引進了投資20億元的許家崖“後鄉土”鄉村綜合開發示範區項目,發展以古村落、農業觀光、果品採摘等為一體的特色旅遊,根據需要吸納或租賃貧困戶的部分果園、魚塘、山林、土地等生産資源作價參股,經營業主返聘貧困戶家中勞動力在經濟實體中從事管理和生産,帶動農戶就業創業,實現了“三轉”,即專項扶貧資金轉股金、村級資源轉股權、集體資産轉紅利,項目建成後可帶動3000人就業,能夠有效輻射庫區貧困村和貧困戶脫貧。

  為了讓老百姓的農産品賣出去,費縣圍繞發展電商産業,探索“上行促銷售、下行帶就業、綜合促增收”電商扶貧模式。運用“互聯網+”思維,充分發揮電商扶貧快捷、簡單、有效的優勢,打造了齊尚、思埠、紅袖添香為代表的不同類型電商企業,形成了特色電商幫扶模式。(供稿單位:費縣扶貧辦 編輯:王雅茹)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