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畫新時代“三農”的壯美圖卷

2017-12-29 10:39:06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陳晨

  人民日報訊:新時代,“三農”發展又站在一個重要節點。

  過去五年,我國“三農”取得的歷史性成就舉世矚目,同時也遇到一些新的“成長的煩惱”。人們普遍關心: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方位何在?路該怎麼走?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鬥目標,著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升億萬農民獲得感幸福感,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新時代“三農”發展指明瞭新方向、繪就了新藍圖。

  新方位:“三農”發展進入新階段,鄉村振興肩負新使命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站在這個角度看“三農”,成就固然驕人,問題也不容回避。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為了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新要求——

  “當前,最大的發展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發展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

  新形勢下,農業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主要表現為階段性的供過於求和供給不足並存。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從外部看,城鄉差距依然較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説,東部與西部、城市與農村,無論經濟發展還是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鄉村都是發展中的明顯短板。

  從內部看,農業農村進入結構升級、方式轉變、動力轉換的平臺期,適應新形勢,亟待培育新動能。

  需求升級了,有效供給跟不上。家住北京市東城區、被稱作“烘焙達人”的李明芳坦言:“麵包要做得鬆軟,得用高筋麵粉,但知名品牌多是進口的,價格貴不少。”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説:“現在人們不僅要吃飽,更要吃好,吃得安全健康,而我們的農産品大路貨多,優質的、有品牌的少,低端農産品過剩和高端農産品不足並存。”

  農民增收傳統動力減弱了,新動力跟不上。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説,經濟增長換擋降速,外出務工的工資性收入增長受限;成本上升、價格下壓,農業經營收入增速放緩,農民持續增收壓力大。

  資源環境承載力到極限了,綠色生産跟不上。撒肥一炮轟、大水漫灌,許多地方粗放經營方式沒有根本改變。我國用世界10%的耕地和6%的淡水資源,養活了世界20%的人口。成就背後是巨大的代價,資源長期透支、超強度開發,弦繃得越來越緊,生態環境亮起了“紅燈”。

  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在鄉村採取超常規振興措施,在制度設計和政策創新上想辦法、求突破。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